東非軍事工業主要以重工業為主,輕工業生產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可以快速回籠資金並實現盈利。
反之則是重工業的缺點,當然,在19世紀,重工業發展屬於初期階段,這些問題尚且不明顯,在英法德等國家,重工業利潤都相當可觀,正常年景下,基本上風險很小,所以投資重工業有利可圖,且比較穩定。
同時對各國競爭而言存在好處,在19世紀,軍事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保障,否則這邊安心生產,第二天列強就帶着「堅船利炮」直接轟開國門,摧毀本土產業,那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我國的軍事工業是少數幾個可以實現自我研發和設計能力的工業類別,國家將有限的人才投入在軍事工業發展上,而民用工業有這個資本的僅限於鐵路,鋼鐵,電力,汽車等少數產業,而按照東非的人才培養周期,我們想達到和歐美國家水準,至少要等到1895年之後。」
這是目前東非人才儲量的現狀,東非人才主要依賴於早期黑興根學校培養,也就是黑興根王室在歐洲設立的各類學校,加上東非目前在歐洲留學務工人員作為補充,本土人才培養周期則長達十幾年甚至數十年時間。
截止到1888年為止,東非仍然保留七百多所語言學校,這些學校的教職工達到八千多名。
「對於這些教師的再教育問題,是必須做到的,我們準備裁撤掉大部分,只保留一百多家,就可以滿足大部分需要,重點保留中西部地區和沿海地區,東部很多區域的語言學校可以裁撤。」
語言學校是東非同化工作的重點工程,各種形式的語言學校在七十年代高峰期多達近萬座,主要為普及德語而建設。
辦學條件千差萬別,有些甚至沒有固定辦學地點,一些直接併入東非義務教育系統。
作為在東非存在二十多年的特殊學校,語言學校為東非貢獻巨大,最主要的就是確保了德語在東非的統治地位,目前東非德語人口已經可以確保對其他語言移民自主同化,而不需要政策上的強制推行。
這一點就和斯拉夫人移民到德國一樣,很多波蘭等地的斯拉夫人前往柏林等德國大城市生活,如果他們不主動學習德語,必然會寸步難行。
「一次性裁撤數百家語言學校,那麼多教師就會面臨擇業問題,我們根據這些教師的文化水平,認為應該由政府主導他們進一步加深學習,因為他們常年從事教育工作,學習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可以通過到我們本土的高等教育院校或者到歐洲德意志地區實現再教育。」
東非為了迅速普及德語,所以對語言教師的選擇很有限,基本上以年輕人為主,很多都只接觸過非常初級的義務教育或者是黑興根王室在歐洲建設的低級教育。
所以語言教師的年齡實際上並不算大,而且常年的教學工作,讓他們的德語天賦尤其是書寫方面很好,同時可以接觸更多的學習渠道,所以文化水平並不算太低。
但是同樣的,常年只負責德語教育,也讓他們的文化程度非常的狹隘,主要集中在語言類和文學層面,有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
畢竟現在東非德語已經普及了,德語教育的價值也就下降了,而他們又沒有其他工作的經驗。
恩斯特:「語言教師雖然距離真正的教師有一定差距,但是基礎還是不錯的,他們很多都是當初在德國上學,為了普及東非德語而中斷學業的人,所以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先在本土高等院校接受短期培訓,然後再出國留學,未來在進入東非其他領域實現再就業,這樣也能對東非的高文化人才進行一個有效補充。」
正常接受東非教育體系的人才培養周期是很漫長的,光是義務教育階段就長達十年之久,所以這些已經在東非教書多年的教師就處在很尷尬的境地。
讓他們再長時間學習,就有些為難他們了,畢竟和普通學生相比,他們年齡太大,所以只能先塞入東非的學校土裏培訓,然後再赴歐留學。
雖然有些倉促,但是他們的基礎可比日本,遠東帝國的留學生好的多,首先就是沒有語言障礙,其次在東非的教書經歷,讓他們的文學功底不錯,而且年齡越大,也意味着更容易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東非可不是把他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