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羅戈羅雖然發展不錯,但只是這次行程中的一個小插曲,畢竟作為距離第一鎮市不遠的城市,恩斯特有的是時間到莫羅戈羅視察,實際上恩斯特之前就依舊視察過兩次莫羅戈羅,只不過最後一次視察時間是1888年,那時候的莫羅戈羅顯然還沒有發展到今天這個層次。
火車沒有在莫羅戈羅停留,而是繼續向着下一站多多馬市進發,途徑烏德宗瓦山區,鐵路開始往東北方向繞行,然後再向東非高原過渡,因為西北部坡度平緩,所以當初中央鐵路建設了北線方案。
南線方案則是直接從莫羅戈羅通往伊林加市然後直達姆貝亞,但這樣一來就繞開了多多馬市,所以當時東非鐵道部照顧多多馬市和高原省的原因選擇了北線方案。
不過這一決策再後來證明是正確的,隨着布瓊布拉—多多馬鐵路開通,使得大湖區也和東部經濟聯繫更加密切。
至於南線方案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可以大大節省達累斯薩拉姆到姆貝亞之間的距離,所以等未來東非鐵路擴建時肯定會修建莫羅戈羅到伊林加市的鐵路線。
多多馬。
恩斯特在這裏下了車,列車在這裏會短暫停留一段時間,而今多多馬市作為高原省省會,其發展程度和第一鎮市差不多,作為東非高原上經濟第四城,多多馬顯然無法和內羅畢,姆萬紮,基蘇木相比,不過作為全國性鐵路樞紐之一,多多馬的經濟體量在東非也能排進前十。
尤其是在併入舊霍亨索倫行省(主要是坦噶尼喀湖東岸地區)之後,多多馬發展更加迅猛,全省資源向這裏集中,尤其是工業發展極為迅速。
這就不得不提到高原省的面積,在東非高原,高原省面積第一,實際上南薩爾茨堡省面積比高原省還大,但南薩爾茨堡省地跨東非高原和加丹加高原,並不完全屬於東非高原上的省份。
體量上的優勢,加上地理位置的優勢,使得多多馬市發展比較迅速,不過這在恩斯特心裏,早就已經開始預謀着重新拆分高原省的打算。
如果算上塞倫蓋蒂草原,高原省面積達到驚人的四十萬平方公里,就算放在歐洲這個面積也能成為一個比較大的國家。
早期高原省之所以面積突出,是因為當時高原省地區發展整體水平較差,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而今高原省人口密度在東非也屬於上游,其次多多馬在高原省的唯一過於偏東,不利於帶動全省經濟發展。
按照恩斯特的心理預期,未來高原省至少要重新拆分成兩到三個省份,這裏可不是北方省或者西南非洲那種以沙漠地形為主的地方,農業條件實際上頗為不錯,尤其是在東非大修水利工程之後,高原省更是成為東非第一大小麥主產區。
而且在舊霍亨索倫行省撤銷後,而今索倫湖(坦噶尼喀湖)流域缺乏像樣的大城市,主要是和大湖(維多利亞湖)馬拉維湖對比。
當然,西大湖省省會布瓊布拉實際上也屬於索倫湖流域,不過西大湖省經濟主要處在大湖流域。
多多馬市也並非省內第一大城市,高原省第一大城市則是大湖南岸的姆萬紮。
不過就憑藉高原省這個面積,未來東非高原上的行政區劃肯定是要大改的,同時區域內部的城市調整也要進行。
而當前,恩斯特沒有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東非當前主要精力在於南方和西部的開發,南方和西部尚且未劃分省界,所以等到兩地經濟和人口達到一定規模後,東非會將其與高原省等地區一起進行行政區劃劃分。
當然,即便是被拆分後,從高原省拆分出來的省份也不會太差,主要拆分出來的省份體量至少也能超過十五萬平方公里。
要知道前世坦桑尼亞在該區域的一級行政區就超過十一個,坦桑尼亞的一級行政區叫做「區」,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省,當然,面積上會小一點,甚至比美國的州面積還小,因為美國前世那麼大面積也才五十個州,而坦桑尼亞不到一百萬平方的國土,卻遍佈着三十一個一級行政區。
不過坦桑尼亞整體地形平坦,時候差別不算太大,所以均分的「區」,只要不是和達累斯薩拉姆或者多多馬等城市相比,實力比較均衡。
而東非的省份註定面積不會太小,即便去除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