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塞爾維亞戰場上,內雷特瓦軍團開始大發神威,對於人口高達六十多萬的內雷特瓦地區,奧匈帝國自然不可能視而不見。
這裏成為了奧匈帝國邊疆地區徵兵的重點區域,大量華人和混血裔被編入軍隊,並且以原內雷特瓦地方軍隊為框架,組成了最新的內雷特瓦軍團,區別于波斯尼亞其他軍隊,被單獨劃分出來,參加塞爾維亞戰場。
這種改變也正說明了內雷特瓦地區地位的提升,畢竟原本的內雷特瓦地區屬于波斯尼亞州下級區域,夾雜着克羅地亞南部部分領土。
現在因為前線失利,奧匈帝國為了拉攏當地政府以及平民,為此做出重大決定,那就是戰爭後,將該區域併入新達爾馬提亞王國。
莫斯塔爾。
作為內雷特瓦地區的首府,已經升級為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的臨時首都,如今,在新王國政府正在積極配合奧匈帝國政府的行動,在當地開展徵兵活動。
希佩爾:「這次帝國可是下了血本,如果我們能在戰場上有優良的表現,未來大家都是達爾馬提亞王國的功臣,戰後至少也要成為克羅地亞那樣的自治地區。」
達爾馬提亞王國,1815年之前曾是法蘭西帝國的伊里利亞省,後來這裏落到奧地利手中,成為了其下屬王國。
而為了拉攏當地人,奧匈帝國準備將內雷特瓦地區整合到達爾馬提亞,從原波斯尼亞州分離出來,形成新的達爾馬提亞王國。
當然,這也有削弱克羅地亞的意思,畢竟達爾馬提亞原本以克羅地亞人居多,但是自從遠東移民被遷入後,當地的人口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
而克羅地亞雖然作為帝國一員,但是也不乏支持塞爾維亞的人存在,所以將達爾馬提亞王國這一帝國劃給混血德意志人,至少可以減少「大斯拉夫主義」對帝國南部的滲透。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奧匈帝國戰後依舊存在,不過帝國劃分大餅還是被內雷特瓦地區政府給吃了。
畢竟混血德意志人在奧匈帝國一直缺乏合法性,單從混血德意志人的居住點就可以看出來,跨越了波斯尼亞州和達爾馬提亞王國兩個帝國行政區。
而現在奧匈帝國政府背書後,新的達爾馬提亞以莫斯塔爾為中心,將成為混血德意志人「自古以來」的土地。
畢竟這些土地,一直都是哈布斯堡的領土,只要能從哈布斯堡那裏獲得新的「宣稱」,就能造成既定事實。
而原莫斯塔爾議會議長希佩爾,如今也成功榮升為王國議會議長,其上級領導直接從波斯尼亞州變成了維也納。
希佩爾:「自去年十一月份以來,短短几個月時間,帝國在內雷特瓦地區進行廣泛的徵兵活動,如今光是內雷特瓦地區的參軍人數就高達三萬多人,極大加強了帝國的軍事人員補充。」
莫斯塔爾市市長拉布說道:「按照帝國要求,我們至少還要在徵集兩萬人參加軍隊,不過整個王國現在全部人口也就接近九十多萬,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
如果不算上當初內雷特瓦地區區域,原達爾馬提亞王國總人口也就二十多萬,而且東非對當地的人口滲透,自然不可能放過達爾馬提亞,在非內雷特瓦地區也有十萬多混血德意志人。
也就是說,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總人口九十萬中,超過一大半是混血德意志人,而克羅地亞人只有不到二十萬,反而成了少數。
這也是奧匈帝國整合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的數據支持,混血德意志人,在當地佔到了七成以上,已經形成了新的民族主體。
當然,混血德意志人也是德意志人,所以自然沒有必要再打着新民族的旗號搞分裂活動。
而奧匈帝國給了當地混血德意志如此巨大的好處,自然是希望當地為戰爭出更多的力,而按照奧匈帝國政府的要求,那就是新達爾馬提亞王國要徵兵五萬人,參加對塞爾維亞的作戰。
希佩爾說道:「剩下兩萬人,要從北部徵集一部分,畢竟不可能全靠我們德意志出力,克羅地亞人也要出一部分,將他們編入軍隊,有利於後續王國的統治。」
拉布說道:「王國境內的克羅地亞人總共有二十萬左右,按照我們的比例,克羅地亞人至少應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