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12月5日。
年底接近,殖民地的工作也開始減輕,現在的東非殖民地已經不是兩年前(1865年2月1日,初次登陸達累斯薩拉姆港。)一窮二白的階段了。
做起事來,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程序,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移民工作也更順心應手,直接複製粘貼過往的經驗即可。
所以年末,東非殖民地又有能力搞事情了,之前雖然佔領了肯尼亞地南部,但肯尼亞北部還在那裏放着。
而西北地區,今年是只能看着了,當地的疫情還沒有結束,最樂觀估計也要等到明年才可以出手。
肯尼亞北部,自然條件遠不如南部,主要是降水比較少,呈現沙漠和草原並存的狀態。
但是,東非殖民地並不挑食,有草原,就意味着降水還不錯,少量的沙漠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北部平均降水平均值大約在300mm到400mm左右,也就是說部分地區可以達到500mm到600mm左右。而一些沙漠地區200mm都達不到。
這個降水條件已經不算差,既可以種植一些耐旱作物,也可以選擇發展畜牧業。
當然,前提是避開那些沙漠和乾旱地區,主要是靠近索馬里的東北部,是整個肯尼亞最乾旱的地區。
這主要是受地形和洋流的影響,西北一馬平川,而東南信風帶着印度洋的水汽吹向東非內陸,在大湖(維多利亞湖)區域,受地形抬升影響,形成了肯尼亞西南高原地帶降水豐富。
而等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變成西南風,吹到肯尼亞東北時已經沒有多少雨水了。
而東北信風,從阿拉伯半島吹來,主要途徑大陸,很難攜帶大量水汽。
加之東北沿海平原地帶一馬平川,對水汽攔截作用弱,還有夏季寒流降溫減濕,所以形成了非地帶性的熱帶沙漠。
地形對降水的影響,可以從索馬里隔壁的埃塞俄比亞看出來,埃塞俄比亞高原攔截西南季風的水汽,使得埃塞俄比亞高原西南部的降水比較多,甚至在河流下游形成了大規模濕地。
圖爾卡納湖。
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的界湖,位於肯尼亞地西北部。
圖爾卡納湖是非洲第四大湖,僅次於大湖(維多利亞湖),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
這次亨利埃特(第五十七章出現人物),帶隊對肯尼亞西北進行勘察,這次條件和一年前相比要好的多。
在肯尼亞山麓的咖啡種植區,補充了物資,亨利埃特和自己的隊員就踏上了征服肯尼亞西北的征途。
如今亨利埃特眼前就是碧藍色的圖爾卡納湖。
「多麼美麗的湖泊,甚至比索倫湖(坦噶尼喀湖)看上去還要壯麗!」亨利埃特感慨道。
圖爾卡納湖之所以給人以震撼,除了那種獨特的碧綠色外,最主要的是四周的環湖沙漠和草原形成了鮮明對比,給人一種視覺衝擊。
「隊長,我們還是繼續走吧,這個湖從南往北看,明顯沒有到頭,眼前這些可能只是它的一角,再往北,說不定這又是一個可以比肩三大湖的大型湖泊。」探險隊成員安迪對着亨利埃特說道。
「嗯,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這一次說不定又是一個重大發現,足以讓我們青史留名。」亨利埃特說道。
安迪說的非常有道理,圖爾卡納湖南北長度在二百公里左右,即使最快速度,沒有幾天時間是走不到最北端的。
隨後幾天,亨利埃特一行人,沿着圖爾卡納湖一路北上,同時對湖邊的生態,氣候和水文等特徵進行記錄。
當地土著稱呼此湖為圖爾卡納湖,湖水呈鹼性,生活着大量藻類生物(藍藻),所以呈藍綠色。
湖中生活着尼羅鱷,河馬和一些魚類,湖邊也有許多野生動物,湖邊有許多乾枯的河道不知道雨季是否有水,在湖邊亨利埃特等人,見識的鳥類就不下百種(實際有三百多種)。
在第七天,亨利埃特一行人到達了圖爾卡納湖的北部,沿着湖畔,亨利埃特一行人見到了圖爾卡納湖最主要的水源——奧莫河。
奧莫河發源於埃塞俄比
第一百零六章 圖爾卡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