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10月3日。
姆貝亞,伊尼那亞村。
阿依古麗·牙合甫正在為丈夫和自己準備早餐。
阿依古麗·牙合甫是亞美尼亞人,被阿拉伯奴隸販子從奧斯曼帝國貴族手中買過來,並被販賣到東非殖民地。
她被作為「獎品」頒發給殖民地政府認定的模範標兵,趙一占。
趙一占是華人移民,是最早到達姆貝亞的一批人,也就是當初殖民地最早組織的那批華人移民軍隊。
當初趙一佔一行百人,活着到達姆貝亞的,只有九十七人,有三個的戰友倒在了惡劣的行軍途中。
後來,姆貝亞成為上馬拉維湖區的首府,東非殖民地政府在整東非殖民境內設立村莊,開發土地。
姆貝亞附近也就有了伊尼那亞村,而趙一占作為老隊員被分配到伊尼那亞村並成為伊尼那亞村治安隊成員。
趙一占原是山東人,個頭不矮,達到了一米七八(二十世紀初,歐美許多國家的人均身高還不到一米七),在遠東時因為吃不上飯,有些皮包骨頭,所以顯得像個大號麻秸稈
雖然,趙一占剛到東非殖民地時還是營養不良的狀態,但是吃飽喝足後干起活來那是虎虎生威。
整個人精神狀態極好,在第一鎮被選拔為第一批華人士兵的一員,最後踏上征服姆貝亞的旅途。
而在姆貝亞當兵的這一年,趙一占展現的服從和韌性也被上司看中,被委任為新成立的伊尼那亞村骨幹(畢竟村治安隊就幾個人,頭上只有一個德意志村長和一個帶隊的黑興根學員,所以在村子裏也屬於位高權重。)
後來,趕上「整肅」運動,姆貝亞地處土著通往西南(津巴布韋和贊比亞方向)的交通要道上。
姆貝亞當地政府既要維護通道的暢通,保證土著部落不會停留下來,還要負責驅逐本地的土著部落任務,所以姆貝亞擔負的職責和工作量比較重。
而這樣,姆貝亞所能撈的業績也比較多,在後續,申請女性配額時就佔了些便宜,而趙一占也在這次整肅運動里組織民兵(臨時擴充)比較有利,在眾多同僚中表現出色。
成為了第一批分配到媳婦的人,阿依古麗·牙合甫就是那時嫁給了趙一占。
東非殖民地,姆貝亞政府,親自頒發了二人的結婚證。
作為一個亞美尼亞婦女,阿依古麗·牙合甫其實對東非的食材並不是很會處理。
亞美尼亞人居住的地方,地處西亞外高加索地區,歷史上受到過希臘文化和波斯文化的影響,所以飲食風格屬於希臘、波斯、土耳其和阿拉伯美食的混搭類型。
而亞美尼亞人生活在高山河谷,和高原之中,環境惡劣不說,交通也不是很便利。
東非和西亞相比,都顯得有幾分「魚米之鄉」的意味。
東非物產是相當的豐富,各種熱帶水果和蔬菜都適合在此地生長,肥沃平整和大面積的土地供應着充足糧食的產量,還有許多河流湖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游的,各種食材應有盡有。
許多都是阿依古麗·牙合甫沒有見過的,好在,姆貝亞種植小麥為主,阿依古麗·牙合甫作為一個亞美尼亞婦女,會製作一種亞美尼亞版的烤麵包作為主食。
而東非目前正在推廣用魚類替代野生動物作為肉食補充,亞美尼亞人對魚的處理也不錯。
但是面對東非的許多食材,阿依古麗·牙合甫還是沒有處理的經驗。
而這時就體現趙一占的優勢了,作為這個遠東人,趙一占當然會做飯,只不過僅僅是會做,而不能做的好吃。
即使這樣,他還是教會了阿依古麗·牙合甫如何煎炒烹炸,和製作烙餅,麵條等東方廚藝。
這幾樣雖然看起來簡單,卻已經可以處理大多數食物。
雖然趙一占家的食物比較儉樸,但是體現這中西結合,反正這年頭能吃飽就算好的了,誰也不太在乎飯菜的味道如何。
東非作為農業種植區,糧食產能還是比較可觀的,一個人一天可以分到一斤左右的口糧。
而趙一占作為模範標兵和治安隊成員,一天就可以分配到一斤半的口糧,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