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暫時結束,東非殖民地恢復了往日的正常的運轉流程。
戰爭期間,還要往前線輸送移民,對東非來說是一個超負荷的巨大挑戰。
所以東非這台戰爭機器也要緩一緩,整個東非就是個農業殖民地,所以對大規模軍事支撐的能力也就比那些傳統農業國家強。
好在,東非殖民地草創,土地面積廣,人均耕地面積大,所以糧食總產量高,自給自足的同時有力支撐新移民和軍隊的行動。
軍隊要休整,前往西部的新移民也要趕緊幹活,爭取早日把地種上,創造價值,而東非其他地區也要抓緊田地的開墾工作。
這兩個月,東非接收了十七萬移民(這個數據並不誇張,參考了奴隸貿易,英國人船隻對黑人的運送能力,所以東非缺的不是運力,而是對移民,尤其是德裔移民的來源。),全被西北新佔領區,西肯尼亞區和奧莫拉特鎮接收。
如果這十七萬移民,分攤在已經建成的殖民據點,東非各地一定能在發展上更上一層樓。
1868年上半年,東非就輸入了移民五十多萬,光是上半年就快完成了恩斯特去年年底一年移民六十萬的預計。
目前東非人口達到了一百二十萬人,土地面積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左右,而且前世的烏干達也已經被視作盤中餐,又是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預計年底前,肯定是可以吞下的,倒時移民活動如果順利進行,至少可以達到一百七十萬。
而人口突破百萬,造成現在恩斯特一點也不慌了,百萬不僅是一個單位,而且是一針鎮定劑,這個時代超越百萬人口的國家。
17世紀,荷蘭崛起時人口是百萬級的;19世紀,英國崛起時人口是千萬級的;20世紀,美國崛起時人口是上億級的。
突破了百萬人,東非殖民地就可以在非洲立足,在非洲一畝三分地上,實力至少可以位第四。
第一自然是奧斯曼帝國名義國土下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讓埃及進入過一段時間的富國強兵階段,甚至擊敗了其宗主國奧斯曼帝國。
後來英法兩國的介入,才挽救了奄奄一息的奧斯曼帝國,埃及也因此重新淪落為半殖民狀態。
雖然埃及的改革失敗了,但是改革後的埃及半隻腳邁入工業化,其軍隊也完成了現代化改造,所以埃及的綜合實力當前在非洲本土勢力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而現在的埃及領土還包括蘇丹(包括南蘇丹),其實際上已經和東非西北地區的奧莫河流域殖民地接壤。
東非殖民地在軍事上未必會害怕埃及,但是東非殖民地不像埃及那麼全面,既有工業,也有農業,而且還有海軍,甚至實現了部分武器裝備自給自足。
第二是法國,法國沒什麼可說的,就法國北非殖民地(阿爾及利亞)距離法國本土的那個距離,說法國是非洲第一強的勢力也沒問題。
反正法國人主要在北非和西非擴張,和東非挨不着,距離東非最近的法國殖民地是科摩羅群島和法屬馬達加斯加,和東非隔着印度洋。
第三是英國,和法國一樣,那是海軍太強,所以全世界除了其他列強就沒有比得過這兩個國家的。
為什麼不把英國和法國放在埃及之前,那是因為這兩個國家並非純粹的非洲國家。
所以本土,刨除點殖民者,第一是埃及,第二是阿比西尼亞帝國,第三恩斯特自己都不知道。
英法殖民地有國力支持,東非自然不敢在兩國面前找不自在,但是面對布爾人和葡萄牙人就一點也不慫了。
因為得罪了英法,東非只有挨打的份,想還手都出不了印度洋,而面對剩下的勢力,就不一樣,布爾人才幾十萬人口,葡萄牙人在莫桑比克加上商人和移民恐怕也才萬把人(可能就幾千)。
而東非殖民地和他們那是處在同一水平的,至於葡萄牙王國支援莫桑比克,聽聽就好,不拉個幾十萬軍隊過來,恩斯特都不帶正眼看的。
打仗又不要自己衝鋒陷陣,只要領地的移民人口多,軍隊就越多,而軍隊就是恩斯特立足東非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