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市。
伊林加市能想到市場需求這一點,東非其他城市,尤其是和伊林加市一樣,一些優勢不明顯的城市也能想到。
而這些城市和區域對經濟發展的探索也會隨着報告匯集到東非政治中心萊茵市,為東非中央政府提供更多的經驗和數據,以便隨時調整全國經濟。
恩斯特:「近些年來,包括馬普托市,伊林加市都在積極推進適應時代的工業發展策略轉型,這對於我國中小型城市,非資源型城市具有很大的參考意義,所以說打破常規思維對於城市發展很重要,對於這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意見我們要積極吸納,並且做出相對應的安排。」
伊林加市發展策略的制定,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了東非經濟發展的靈活性。
雖然東非是計劃經濟國家,但是並非全盤計劃,尤其在農業領域體現最為明顯,雖然九十年代後,東非開始全力發展重工業,但這並不意味東非對農業和輕工業的忽視。
截止到一五計劃結束時,農業都是東非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在九十年代以前,發展農業更是東非的基本國策,是真正的立國之本。
畢竟光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人口,就必須有農業作為基礎保障,所以東非糧食產量年年攀升,而東非人口也在世紀之初達到驚人的八千多萬。
截止到1905年,東非農業總產值佔比依舊高達百分之六十多,距離工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所以說東非目前依舊是一個農業國,當然,和一般農業國相比又強一點,算半個工業國家。
所以為了保證本國主要收入來源的穩定,和應對東非人口增長壓力,東非也不會輕視農業領域發展。
至於輕工業,這個東非最顯著的短板,也不全是東非經濟體製造成的,而是東非從殖民時代開始,輕工業就先天不足,所以東非輕工業在全國產業中雖然發展相對較慢,但是進步卻是最大的。
所以說東非的計劃經濟和蘇聯有本質區別,蘇聯頭兩個五年計劃中,對重工業投資佔到全部投資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東非對重工業投資不到百分之四十,加上輕工業,東非工業投資也才百分之五十多的水平。
這也是東非頭兩個五年計劃效果明顯不如蘇聯的主要原因,但是東非產業結構發展顯然不會像蘇聯那樣頭重腳輕。
恩斯特接着說道:「二五計劃期間,我國輕重工業發展有着不同點,中央和大型國企在重工業投資領域活躍,而地方性企業則擅長輕工業發展,典型特徵就是國家投資集中於規模以上企業,而地方熱衷於興辦中小型企業,以輕工業或者說基礎加工業為主。」
「農業領域的靈活性更大,因為農業不利於計劃性執行,容易受到各種天災的影響,各個地區發展農業的條件也不一樣,所以導致各地農業產量並不穩定,對農業管理趨向於引導,而非強硬性的指令。」
「除此外還有服務業,包括醫療,教育,金融,餐飲,交通運輸等特殊行業,在我國國家建設中佔據重要地位,不過也是我國和產業中最容易被忽視的。」
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當下很難和工業形成競爭,不過東非對第三產業的投資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就比如醫療,教育和交通運輸這些年都發展較快,而金融,餐飲,娛樂等發展較為緩慢。
雖然東非工業發展較快,但是橫向對比其他國家和地區,也算不上過於出彩,尤其是和美國,德國對比尤為明顯,而在農業和服務業上,東非和其他國家相比算是各有優劣了。
當然,二五計劃期間,除了正常產業以外,東非的國防工業開支快速增長,尤其是在毅力號戰列艦完工後,接下來的十年時間,東非海上軍事力量將進入一個飛速發展階段。
根據計劃,通過本輪海上力量擴張以後,東非將進一步鞏固印度洋沿岸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對包括印度在內的所有印度洋國家和地區形成絕對優勢。
恩斯特:「我國經濟發展的模式可以說是在全世界都暫時找不到可以參考對象的,所以經濟發展有曲折,有困難完全可以理解,就算歐美工業國家也會面臨經濟危機等困難,所以說我們在經濟發展中遇到各種問題都不出人意料。」
「解決這些問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