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人門口都擺着小凳子,等鄧世榮坐下,卜小石已經把煙筒給舅舅拿來了。
鄧世蘭又問道:「飯店的生意怎麼樣?」
鄧世榮接過煙筒,一邊掏煙絲和火柴,一邊說道:「生意不錯,開業一個月,賺了一千多。」
卜中石把豬臀拿回去掛好,走出來剛好聽到舅舅這句話,當即震驚道:「我的天啊,一個月賺了一千多,那一年不是能賺一萬多?一年一個萬元戶,舅舅你真是太厲害了!」
其他人聽了也是滿臉震撼。
雖然他們都知道前段時間弟弟(舅舅)荔枝賣了一千多,西瓜更是賣了將近五千,但一年平均下來,每個月也就五百來塊錢的收入,連跟缸瓦廠都比不了,更別說是跟飯店這一千多收入相比了。
鄧世榮往煙筒嘴上塞了煙絲,笑道:「這收入也就還行,那飯店我可是投了三十多萬進去,離收回成本還早着呢!」
「什麼?」
鄧世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沒聽錯吧?縣城的飯店你投了三十多萬進去?」
卜二柱、卜中石、卜小石以及卜小芳,全家有一個算一個,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他們一直以為,弟弟(舅舅)在縣城開的飯店,也就跟雙旺國營飯店差不多,就算大一些也大不到哪裏去,投個一千幾百塊錢進去就足夠了。
可現在才知道,弟弟(舅舅)竟然砸了三十多萬進去。
這個年代的三十多萬是什麼概念?
就拿他們包山村來舉例,村里哪家能拿出幾百塊錢的現金,便算得上是條件非常好的人家了,哪怕是把他們全村人集中起來一個個搜身,都不可能搜得出三萬塊錢,更別說是三十萬了!
因此,知道弟弟(舅舅)縣城的飯店砸了那麼多錢進去,鄧世蘭一家才會震撼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鄧世榮點了點頭,劃燃火柴把煙絲點燃,抽了幾口煙,才說道:「那都是我找信用社貸出來的錢,現在飯店、荔枝山還有缸瓦廠,全部算下來,一年我大概有兩萬六七的收入,十年的時間就可以把信用社的貸款還上了。
當然,現在飯店才剛剛開始,我相信以後生意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到時這個時間就會大大的縮短,或許只用個三五年我就能把信用社的貸款全部還清了。」
鄧世榮前世活了88歲,一生中見過太多事情,對於親戚之間該如何相處,他是有不少心得的,所以他才選擇在這個時候適當的透露一些消息給三姐一家,讓他們知道他現在每年都能賺到很多錢,但又欠着銀行一屁股債。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有社會閱歷的都懂。
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面對任何與金錢有關的事情都能進退自如。
打個比方說,有哪位親戚或朋友找你借錢,如果你不欠債,又大把大把的賺錢,那這錢你要是不肯借給他的話,這門親戚或者這個朋友,十有八九會跟你絕交。
不管他借這個錢是用來幹嘛的,他哪怕是拿來賭,你不借給他,他心裏都不可能舒服,思想極端的甚至會仇視你。
因為在他看來,他找你借的那點錢,相比你那可觀的收入,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這舉手之勞都不肯幫一下,那他要你這門親戚或者這個朋友有何用?
然而,他要是知道你欠了銀行一屁股債,那這個錢就算你不借給他,他也會理解你,雖然心裏難免會有些失望,但至少不會怨你恨你,這對於你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如果你肯把錢借給他,那他心中的感激也會加倍,因為你自己都欠了一屁股債,還願意出手幫他,這樣的親戚或者朋友,那真的太夠意思了。
所以,欠不欠錢不是重點,重點是頭上頂着巨額債務,可以讓你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多了一個選擇。
該幫的時候肯定要幫,但如果是借來賭或者借來高消費的錢,那也有藉口拒絕而不至於傷和氣。
鄧世蘭聽到自家老弟竟然欠了信用社那麼多錢,不由得跟着操心起來,埋怨道:「老弟,你說你在家過得好好的,錢也沒少賺,跑到縣城去折騰個什麼勁啊,竟然投那麼多錢進去,要是賺不回來可怎麼辦哦!」
卜二柱
第229章 牛逼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