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姜維內心的複雜,無以言表。
他呆愣的看着遠處的年輕人,許久都說不出話來。
文鴦卻沒有愣神,他再次暴呵,領着人朝着姜維殺來。
「保護衛將軍!!」
親兵們嘶吼着,將姜維護在中間,奮起反擊。
姜維是不可能去跟文鴦去廝殺的,且不說年過五十的老將軍能否擋得住這位年輕氣盛的少年悍將。
就算擋得住,姜維也不可能上前。
他不是戰將,他是大軍的統帥,倘若事情到了需要統帥親自下場去跟戰將廝殺的地步,那這支軍隊大概就是到了最後的關頭。
姜維迅速冷靜了下來,開始再次指揮軍隊。
敵人並沒有伏擊,此處的地形平坦,根本不適合伏擊,這也是姜維敢急匆匆往此處進軍的原因。
敵人根本就沒有掩飾自己的行蹤,直接射殺了前往的斥候,張翼在看不到斥候返回之後,迅速就判斷前方有敵軍。
張翼的前軍率先遭遇了衝擊。
姜維的軍隊遠道而來,沒有進行休整,無論是在體力,還是在士氣上,都已經不是最初來到魏國時的模樣。
實際上,姜維根本不怕跟雍涼軍隊在野外硬碰硬。
郭淮逝世之後,雍涼軍心不穩,姜維很是自信,能在野外擊敗敵人,因此,他也幾次誘惑敵人,想要讓陳泰主動出兵,讓雙方能在平坦的地形上一決勝負。
但是,陳泰沒有咬鈎,陳泰輕易看出了姜維的想法,選擇只守不攻,哪怕是大軍聚集之後,也只是在側翼騷擾,以防守的姿態來逼迫姜維退兵。
反正你是進攻方,我何必出城來跟你打仗呢?
我只要能守住自己的城池,讓你無法達成戰略目的就好。
陳泰實在是太穩了,完全不給姜維任何機會,姜維幾次誘敵都沒有成功,只能遺憾的離開。
姜維知道曹賊的中軍會來救援,但是他認為中軍會姍姍來遲。
因為司馬師剛剛死掉,他們國內還有一大堆的爛攤子,司馬昭怎麼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冷靜的出兵來救援呢?
實際上,也不能說姜維的戰略有錯。
因為主將逝世,其餘諸多將軍也經歷了調動,使得雍涼軍隊的戰鬥力出現了暫時的下滑,在野外,未必能打得過姜維。
歷史上,王經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他帶着士氣不高的曹魏軍隊出擊姜維,在野外大戰,被姜維打的險些葬送全軍,龜縮在了城內。
中軍也確實如姜維所想的那樣,直到戰事結束的時候方才出現在了戰場上,沒有立下任何的功勳。
姜維唯一所犯下的過錯,是他輕視了陳泰。
這也不能怪姜維,畢竟,這是姜維第一次跟單人模式下的陳泰遭遇,在過去,姜維跟陳泰交過手,但是,那時的曹軍統帥是郭淮,而不是陳泰。
那幾次交手的時候,姜維也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吃了悶虧,但是畢竟對方是郭淮,情有可原。
被演繹壞了名聲的不只是王朗王司徒,還有這位大魏車騎將軍郭淮。
郭淮是無可爭議的曹魏名將,一生戰績赫赫,是大魏在西北的屏障,被當地的胡人部落視為神明,在幾十年後還有部族來祭祀他,他年輕時跟諸葛亮交戰,年長後又擋着姜維,仿佛只要他還在西北,廟堂就不必擔心蜀國的攻伐。
而在演繹里,為了烘托姜維的神武,他就被姜維「空手接白箭」,然後一發箭矢給射死了
大概是郭淮名頭太大,遮擋了陳泰的諸多戰功,讓姜維誤以為對面是一個「射手」加一個「輔助」,殊不知,對方是「雙射手」。
王經無法領着雍涼的軍隊在野外戰勝姜維,但是,這不代表中軍沒這個能力。
中軍的酒囊飯袋被趕了出去,他們的裝備最精良,而且,因為曹老闆的緣故,他們的士氣高漲,統帥他們的還都是當世的能將,有鄧艾這樣的主帥,有文鴦這樣的猛將,各營的校尉都不是庸人。
以逸待勞,出其不意,魏軍已經佔據了所有的優勢。
當雙方交戰之後,張翼就明白,要出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