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當代名流的公開徵聯中,他以鶴頂對的妙聯,以《四書》名句「臨之則敬,允矣唯恭」作出新州縣的吉稱「臨允」縣二字而奪魁。
劉晨初撰的妙聯、巧聯、絕聯、趣聯,廣泛流傳於民間,有「對聯專家」之稱。他生前在學校課室門口寫下的一對景聯還在激勵後人:
室自升堂循序入
人須有道向中行
蘇一文依稀記得,他爺爺說,有一年元宵節,社墟村前搭起了大戲台和佛像的坐棚,只見劉晨初妙手落處,一對白話聯就顯在眾人眼下
於是,蘇一文信手拈來,高聲吟道:
白鼻哥上門索油當然丟架
蘇一文吟出劉晨初的上聯後,看着小祝得財提出對答要求:「這上聯要緊扣唱大戲主題,人物對人物」
小祝得財未待蘇一文解釋完,便不耐煩地打斷他說,「蘇一文!你不用再說了,你出的『白鼻哥』,我用『花面佬』對你;你出的『上門索油』,我用『登台拜師』對你;你出的『當然丟架』,我用『請勿擠台』對你,這不就對上了嗎?」
蘇一文暗自嘀咕,一時竟說漏了口,問祝得財,「你是怎麼知道的?」
祝得財被他這近乎弱智的一問,真是無語了。須知道,但凡新州人士,上到一百幾歲,下至三歲孩童,那個不知,誰人不曉撰聯妙手劉晨初呢?
只聽到肥仔華尚走到蘇一文面前,小聲地說,「秀才,你這還用問嗎?太平社墟撰聯妙手劉晨初你總該聽說過吧?別以為自己知,別人就不知,」 肥仔華說到這裏,再靠近蘇一文一些,在他的耳朵喃喃輕語,「我還知道,佛像棚的對聯是『生鏽鐵,一律不用』;『硃砂符,一貼即安』呢!」
蘇一文是徹底被這肥仔華弄得無地自容了,幸好這是在他耳邊說,要不然,被大家知道了他拿劉晨初的對聯出聯這種事,真是丟人死了蘇一文恨不得面前有條縫,立馬鑽進去。
過了很久,沙村的小孩子們都沒有人挺身而出來作答,蘇一文只好泄氣地:「我們沙村的現在答不來了。祝得財,我看你出了上聯後,自己也未必有好的下聯答案。
「我當然心中有數,才給你們出這上聯啦!」小祝得財嘴巴一翹,提高聲音,故意一邊做着手勢,一邊一字一音地說,「我的下聯是:
上沙大番薯下沙大蘿蔔無得彈
沙村的田地是大海歷經千萬年退潮後留下的黑色潮泥,且混有適度的細沙,肥而不板結。上沙村,尤其是相思山以下的山是泥中帶沙,最適宣種植大番薯,由於水質與土質不含有害物質,所以常吃大番薯的上沙村民有特別多的高齡人,後來有人甚至活到了116歲的高壽。而下沙村是上沙村的下游,那裏地地平坦,是沙中帶泥,當地人說那些是「潮尾沙」,種出的大蘿蔔又爽又甜。所以沙村祖祖輩輩都習慣種植大番薯和大卜。新州人都知道,上沙村所種的大番薯,下沙村所種的大蘿蔔,甜爽爽,別有風味,遠近聞名。每逢到大番薯與大蘿蔔的收穫季節,許多外縣人、甚至外省的客商都會幕名而來,爭相搶購。
小祝得財所講出的下聯,第一句有一個」沙」字,第二句也有個」沙」字,正好與上聯的兩個「洞」字相應和。還有,第一句有一個大」字,第二句也有一個」大」字,正好與上聯的兩個「靚」字相應和。後面那句,疊字對疊字,既工整又彰顯這裏的地方特色,令人擊節叫絕。
蘇一文細品味過祝得財的上下聯,知道這一回已經輸了,沮喪地用雙手抱住腦袋,嘆了口大氣:「唉!」
經過較量,小祝得財所領銜的錦水坊小孩子們得勝了,肥仔華先動手捧起放在地面上的那堆零錢,其他小孩子也陸續撿起地面上剩下來的散錢,跑到」精食的」酸味店的檔口前,大聲叫道:「老闆,剛才你講過的七折優惠,給我們每種酸味都來一些。」
沒有多久,一大堆五顏六色的各種酸味一一酸黃瓜、酸蘿蔔、酸蕎頭、酸薑片、酸藕片、酸芥菜等應有盡有擺在錦水坊那群小孩子面前。
他們狂喜得連竹籤也不拿,索性用手抓起酸味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小祝得財吃過幾件酸蘿蔔和酸陽桃後,用手抹了抹嘴巴,再用竹籤挑着一塊酸木瓜,得意地對蘇一文與
777章 孩童比高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