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經擺爛了,已經做好了一兩年內,逐步被劉叔接管邊防的心理準備了。
這也算是一念天地寬,心態轉變之後,很多事情都可以輕鬆些。
後世誰見過大集團老闆,是親自一條條看合同的?還不都讓法務部的幫忙解讀。
辛毗連忙幫着解讀:「子瑜先生的意思,就是他願意把徐州軍和揚州軍此前用了數年的流刺拖網捕魚之法,以及其他一些改造沿海漁民所用漁船的技術,統統轉讓給我軍。
他們琅琊方面負責派出工匠、計吏,幫我們統籌規劃改造,手把手教我們的工匠手藝,如果能順利推廣,青州沿海總也能額外多養活數萬戶漁民,節省出數萬戶口糧。
而子瑜先生也不白要我們多省出來的口糧,他只是要求我軍,每年承諾按保底價販賣給他們三萬戶的口糧。他們自會派沙船來東萊和北海沿岸的港口承運、付給我們約定的價款,可以用銅錢結算,也可給絹帛或瓷器茶葉結算。」
袁譚原本以為諸葛瑾是要一次性給他一個技術、從此每年從他那兒無償拿糧食,那樣的話他還是挺心疼的。
聽辛毗一解讀,原來不是白拿,而是要一個長遠保證,保證每年不漲價、足量供應賣平價糧,這樣就相對可以接受了。
袁譚也不廢話,直截了當問重點:「他這條款里,寫的價錢是多少?」
這些關鍵數據,辛毗一路上早就反覆看背熟了,立刻應聲答道:「目前出到的是每石二百錢倒是比正常年景低了些。不過若是豐年,穀賤傷農,也賣不到二百錢一石。」
東漢在天下大亂之前,正常年景谷價在二百到四百錢每石之間波動,二百屬於比較便宜的年份。
極端穀賤傷農的年份,跌破一百錢的也有,但那得是連續幾年全國性大豐收的情況,非常罕見。
漢末自從天下亂了之後,就再也沒有糧食便宜到二百的時候,諸葛瑾壓得還是比較低的,肯定要袁譚稍微補貼一點。但諸葛瑾給了他新技術,後續還有其他合作,算是互利,袁譚也只能接受。
畢竟趙雲可是在幫袁譚守他原本靠自己已經守不住的領土。
「也罷這個價錢倒也能忍,就應了吧。」袁譚嘆息一聲。
辛毗連忙幫着開解,分析道:「主公不必過於擔憂,既然諸葛先生承諾了每年一定會買那麼多糧,價錢、銷路、時間都定死了。我軍完全可以學習先漢桑弘羊時設立平準倉之法,提前儲備調蓄。
如此,應該不會虧太多。而諸葛先生提供的技術,卻能讓沿海之民廣受其利,未來說不定還能把更好的海鹽製法也教給我們。」
袁譚聽完,這才好受了些,就吩咐把相關糧食貿易和漁業開發工作,都交給北海太守崔琰去辦。
辛毗達成了使命,連忙又回琅琊復命,把雙方談判的結果敲定。
諸葛瑾很快讓魯肅跟崔琰對接,把該給的技術資料都提交過去,該派出的技術指導人員和負責管理工作的計吏,也都一併派去。
青州的北海、東萊二郡,海岸線漫長,即日起便由官府開始牽頭改造,改良現有漁船,廣織新式網具,籌措餘糧建立常平倉,以待糜竺派人來貿易。
話分兩頭。
諸葛瑾在琅琊,跟袁譚進一步磋商、合作的同時,趙雲和糜竺也很快到了薊縣,開始實際接受幽州各郡縣的治權和軍事邊防指揮權。
聽命於袁譚的大將張南,此前跟周瑜、太史慈也合作過一兩年了,對劉備軍將帥印象還不錯。
他雖然沒見過趙雲,但此番趙雲來接收時,也比較心細。路過新築的天津城時,特地請了周瑜跟他一起來一趟薊縣,作為中間人牽線介紹認識。
有周瑜居中撮合,張南和趙雲的交接非常順利。防務上,沒有出現任何摩擦。
民政方面,糜竺也很快掌握了幽州主要各郡的錢糧情況,整個過程沒有超過一兩個月。
在接管了錢糧後,摸清了底細,糜竺一邊組織貿易船隊,往薊縣和天津的府庫運入財帛,一邊從袁譚那兒走渤海海路逐次調運糧草。
然後,糜竺還按來之前、諸葛瑾的指示,分出了一些精力,發掘拉攏幽州本地在野的人才。
第434章 車騎將軍來了,青天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