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荒唐滑稽。
亡國之君收到回信後,惱羞成怒,居然叫囂着要把江東顧氏夷族,發了詔令,兵討江東顧氏!!!
別說當時的西豫朝廷已經朝不保夕,哪怕在極強盛的時候,皇室也不敢這麼的威脅江東門閥,亡國之君發出這樣的詔令,實在惹人笑話,皇帝愚狂,那時候的大司馬卻並不愚狂,立即意識到了危險,於是趕緊說服了他的情婦,也就是皇帝的生母韋太后,韋太后才賜予了顧氏女蓬萊君的「封號」,好言好語的安撫。
蓬萊君熱血敢為之時,瀛姝還沒出生,不過她倒是拜讀過蓬萊君譏嘲亡國之君的全文,很為這位長輩的文才和膽識傾倒,對蓬萊君親近得很,並不像王青娥以為那樣——瀛姝是想嫁裴瑜,才處心積慮的討蓬萊君的歡心。
事實上瀛姝一直沒想明白,蓬萊君那樣的家世和才華,怎麼下嫁裴家子,而且還願意給裴珷、裴瑜當了繼母?
蓬萊君現在給瀛姝賠罪,也半點沒端長輩的架子:「好孩子,是我不好,存了私心,讓你受辱了。阿陸,我不講假話,我和外子早就知道九郎跟王四娘有私交,去年的時候,他們已經互通書信。但我和外子本就不屑王岱和姚氏的為人,根本不願和他們結為兒女親家,今年初,聽說王公已經決定讓王四娘應選,而賢伉儷也終於肯和我家聯姻,我和外子喜出望外。
王四娘的婢女遞話給九郎時,我是察覺了的,而且告知了外子,九郎當時也確實先求外子,說他心悅的是四娘,外子甩下一句話,如果九郎違抗父母之命,他就會把九郎除族。」
蓬萊君長長嘆了聲氣:「六郎和九郎不是我親出,他們的生母是病故,六郎當時已經知事了,曉得他的外祖父,逼着他父親再娶賀氏女入門,可說來裴、賀聯姻,當時還是王公的主張,外子可沒有埋怨王公的意思,但誰都沒料到,前頭那位賀女君竟然那樣的跋扈,不僅敢掌摑待嫁的小姑,連婆母也敢辱罵,婆母被她氣得中風,要不是因為陛下的計劃,外子早就不容賀女君了,賀女君在生九郎時難產,過世了,外子還哪肯再娶個賀氏女入門作威作福?
我和外子的姻緣,是皇后做主,得了陛下的首肯,但在六郎看來,是我早和外子有了私情,害死了他的生母,九郎是被我養大,這孩子起初是好的,但未免也會受六郎的影響,外子對六郎是徹底死心了,但對九郎,多少還有期待,總之外子及我,是真心為九郎考慮,要為他求個良人為妻。
我們也知道九郎求了他親舅舅,想約王四娘私奔,讓他的舅舅提供方便,但我以為我冷眼看着,王四娘並非真的認定了九郎,她該是樂意入宮的,她不會和九郎私見,九郎自會明白過來,這樣一來,我們兩家還能做成兒女親家。」
蓬萊君也萬萬沒料到,王青娥竟然不願攀皇帝的高枝,死心塌地的要下嫁。
「總之,這都怪我,是我們家沒預料到事情會鬧得這麼大,以至於收不了場阿陸,王公跟我家翁爹聊過了,我知道王公既然發了話,要讓王四娘嫁入裴門,帝休就一定會應選,我今天來,是為了賠罪,也不全是為了賠罪,你們也知道,我曾經入過宮,應過選,但後來只是做了一段時間的女史,是虞皇后宮裏的女官,很多內情,我連父母親長都瞞着沒說,但今天,我會告訴你們,尤其是帝休,你是個機靈的孩子,知道這些事,就更明白應該提防誰了。」
陸氏本來對蓬萊君還存在猜疑,因對方開誠佈公的一席話,哪怕怨氣沒被完全打消,倒還是願意聽蓬萊君的提醒的,她的神色緩和了,才替蓬萊君斟了茶湯:「顧女君當年應選的事,也着實突然。」
蓬萊君暗嘆一聲。
陸氏從前稱她一貫是「阿姐」,現在卻只肯稱「顧女君」了,當還是在埋怨她,明知裴瑜心有所屬不肯直言,結果鬧出件這麼大樁笑話,也難怪,要換她是陸氏,也定然會生氣的。
「我入宮,是虞皇后的意思,她怎麼說服的陛下我不知道,但她以死相逼,求我家長輩應可。」
「以死相逼?」陸氏被驚呆了。
瀛姝同樣也很震驚。
「是,我阿母心善,我阿父也同樣不願讓陛下為難,都知道陛下對虞皇后的深情厚愛,如果不遵虞皇后的囑令,同樣也是違背了陛下的旨意,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