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留下來做大理王的助手,正應該讓他們多接觸了解。
然後蕭去病正準備告辭離開的時候,楊傍佺站出來,小聲地問:「蘭陵王,下官還有一事不明……」
「還有什麼不明白?」
「蘭陵王的安排細緻周祥,下官佩服,只是這事蘭陵能一人做主嗎?畢竟,從名義上,這裏可是歸劍南節度使管轄。」
蕭去病笑笑,張彖不高興了,他是有學問有本事有情懷的人,一提到楊國忠就生氣:「哼,諸位還不知道吧,楊國忠喪軍誤國,陛下已經準備不再讓他遙領劍南節度使了。」
「此話當真?」楊傍佺忍不住大聲叫出來,其他人的臉色也一下變了。
自從鮮于仲通當上劍南節度使以來,雖然楊國忠一直都在長安,但劍南之事全都是楊國忠遙控,之前賈顴強築姚州城便是出自楊國忠的旨意,後來賈顴被閣邏鳳俘虜,就一直對楊國忠和閣邏鳳罵不絕口,後被閣邏鳳下令處死。
因此南詔之人也都知道,楊國忠是個權勢熏天又草包透頂的大奸賊,楊國忠作為劍南節度使,正好管着他們,他們都害怕這邊跟蘭陵王談的好好的,到時候楊國忠又亂來。
蕭去病道:「陛下並未明旨免除楊國忠的遙領劍南節度使,只是要他專心做好他的中書令,南詔之事,陛下已經委本王全權,一切事務可便宜從事,怎麼,你要看聖旨嗎?」
「不敢,不敢……」楊傍佺傻了,呆呆地看着蕭去病,過了好幾息才激動的連連搖頭。
不但他呆住了,大殿裏的其他人同樣吃驚,這麼些年來,楊國忠可是在南詔鼎鼎大名,他們都知道,楊國忠是大唐皇帝最寵愛的貴妃的哥哥,現在又做到了大唐宰相,皇帝不管事,整個朝廷就楊國忠一個人說了算。
而蘭陵王,因為只在都畿道發展,跟南詔幾乎搭不上邊,在這之前南詔幾乎沒一人知道,現在眾人也只是知道蘭陵王很能打,很有錢,是神仙弟子,卻沒想到,蘭陵王權勢竟然比楊國忠還大,這下他們就都放心了。
說完這些,蕭去病告辭出去,說實在的,他並不喜歡這些具體的事務,太累。
所以這一年多以來,他便想方設法成立了一個類似後世的「智囊團」,大多數事情都是由他和李倓提出構想,再由智囊團辯證推理然後完善。
這些東西,其實在來南詔之前,就已經制定好的,不過關鍵的時候,卻依然還要蕭去病親自出馬,與這些當地土著去談,這是表明一種態度,別人談身份不夠,沒有信服力。
就在前南詔腹地翻天覆地的時候,遠在幾千里之外的長安和范陽同樣風起雲湧。
幾乎在兩萬天策軍剛到達安寧城的時候,安祿山同樣有了動作,便在七月初一的時候,安祿山派遣副將能元皓前往長安向李隆基上奏,請求以蕃將三十二人代替漢將。
宰相楊國忠和副宰相韋見素一同向李隆基進諫,表示安祿山這樣做是為造反做準備,請求皇帝一定不能同意。
李隆基非常不高興,言道:「朕推心置腹對待祿山,他必無異志。這兩年祿山盡心王事,一舉平定兩番,對大唐有功。現在兩番餘孽未清,正是一鼓作氣掃清余寇的時候,祿山以此收投降的番將之心,有何不可……」
之後韋見素據理力爭,說出事件的疑點,李隆基大怒,兩人不復敢言,於是李隆基遂命中書為發日敕,給告身。
結果就是安祿山成功將所有的漢將從他麾下的軍隊清理出去,手下的將軍幾乎都是清一色胡人番將。
與此同時,安祿山的河北胡人集團的經濟狀況已經到了快要崩潰的邊緣,因為四海商社的經濟壓迫,他們又養了這麼多的私兵,早在半個多月前,安祿山就花光了之前積攢的所有錢財積蓄。
為了不讓麾下的士兵因為欠餉而譁變,安祿山掃蕩屠戮東北室韋、靺鞨的同時,已經開始讓麾下士兵扮作強盜,搶劫河北的漢人大戶,對外則宣佈是蛇牙餘孽,這些天來,就連五姓七家的范陽盧氏也遭受幽州軍的搶劫,損失慘重。
范陽盧氏家主與其他五姓七家和關中四姓多有聯姻和來往,這些家族在朝中擔任高管的比比皆是於是不斷有人上告李隆基,安祿山將反。
李隆基不勝其煩,在七月初八的時候下令,但凡再有告安祿山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