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星體質量也只有太陽的六百六十億倍左右,所以對於如此龐大質量的星體,參與會議的學者幾乎都默認了它們是星系。
唯獨參與這項研究實驗,來自普林斯頓高校的阿米莉亞·艾爾溫教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這位今年還不到三十歲,就已經是普林斯頓正教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終身研究員的女教授,認為這很有可能並非宇宙早期形成的星系,而是傳說中的暗星。
即三顆由暗物質構成的恆星。
這一離譜的說法在當時就另外兩家同時參與該項目研究高校天文學教授的反對。
畢竟暗物質構成的恆星這種說法聽起來實在是太過於離譜了。
而且這三顆星體的質量之大,超過了太陽的一千億倍。
按照這個質量,它不可能是恆星,必然會坍縮成黑洞。
所以在這個看法提出的時候,很快就被其他研究員共同駁回了。
但阿米莉亞·艾爾溫並沒有放棄,她一直都在收集各種觀測數據進行計算,直到今天,重新召開了討論會,再度提出了她的理論。
聽到格林·班克羅夫特教授的話語,留着一頭披肩長發的阿米莉亞勾起了嘴角,自信的開口道。
「但是它並不具備一個星系應該具備的光譜圖。」
說着,她操控電腦,將投影幕布上的圖片更換掉,轉而映入眾人眼帘的,是一張光譜分析數據圖。
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阿米莉亞接着道:「這些天,我重新對這三顆星體所光譜數據進行了分析。」
「從現在的數據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它具有相對微弱的恆星發射光譜的吸收線,而並非像以前一樣,只具星雲發射線。」
「這意味着,從理論上來說,它可能是一種特殊的恆星!」
如何判斷天空中遙遠星體發出來的光到底是一顆恆星的光還是一個星系的光一直都是天文學界的一個難題。
畢竟宇宙實在太大了,可觀測宇宙九百三十億光年範圍廣袤到已經超出了絕大部分人的想像。
而過於遙遠的星系,發出來的光到了地球後已經非常的微弱了,在有限的觀測技術下,整體看起來可能和一顆恆星沒有太大的區別。
所以判斷兩者一直都是個的巨大的難題。
當然,方法還是有的,最簡單的方法便是獲取高清質量的觀測數據,來分析和製備光譜圖像。
通常來說,恆星的發射光譜中具有黑線,這是恆星外層原子產生的吸收線。
而在星系的光譜中,則會看到一系列的發射線,這是星系中的冷氣團被恆星加熱產生的發射光譜。
平時看到的美麗星雲就是氣體雲被加熱後發出的光。
阿米莉亞所藉助的,正是這一手段。
以她的數學能力,再加上從徐川那裏學到的數學物理方法,要處理這些數據再容易不過了。
會議室中,格林·班克羅夫特目光落到了熒幕上的光譜分析圖上,認真的看了一會後,他反駁的開口道。
「即便是具備較弱的恆星光譜吸收線,也並不一定就能證明它是特殊的恆星。」
「如果說這個星系的結構特殊,或者處於演化的晚期,整體缺少星際塵埃和氣體,那麼星系中恆星光是可以混合在星系光中傳遞過來的。」
「相對比之下,它們是恆星的可能幾乎完全沒有。」
「每一顆星體都在數百億倍太陽質量甚至更高,如果是恆星,理論上來說它早就坍縮成黑洞了。」
面對班克羅夫特教授的反駁,阿米莉亞笑着點了點頭,開口道:「我不否認你說的的確很有道理,但如果它是由暗物質組成的恆星呢?」
「這不可能!」
舊事重提,格林·班克羅夫特教授有些不耐煩的開口道:「以暗物質的性質,根本就不可能形成恆星這種東西。」
「不具備電磁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的暗物質粒子根本就無法在引力的作用下聚變發光發熱。」
「我相信作為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你應該比我更清楚這一點。如果實在不清楚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多了解一些暗物質理論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