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鳴覺得,他說得夠多了。
同為世家,他也不想看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這種事情發生。
「李兄,告辭了,後會無期了。」
李景仁:「」
崔鳴現在是意氣風發,他崔氏雖然被諸多世家詬病,嘲笑,諷刺但他認為,那是那些傢伙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搭上蜀王這條線,雖然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長遠看來,這是最利於家族發展的。
一家之主,沒有大的格局,長遠的眼光,是成不了大事的,他大哥雖然有些瘋癲,但眼光超前,給了他極大的啟發。
大唐建國不到二十年,兩代君王均是賢明,尤其是當今陛下,人品方面有待商榷,但卻是一個極為合格的帝王。
至於接班人,不管是大隋還是大唐,前輩們已經為後人樹立了榜樣,那還有如今太子什麼事?
單看蜀王這個老三背後的勢力就能判斷出來。
有時候,精準的預判,也是一種能力,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或者家族的將來發展潛力。
世家幾百年的發展史,經驗告訴他,面對國家風雲,需懂得進退和審時度勢。
在整個華夏歷史中,最有地位的,歸根結底,還是皇室,其次是朝中大員。
你一介世家,別管你做的有多大多強,不管是培養了多少官員,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你只是一介世家,在國家機器洪流面前,小如螻蟻,微不足道。
你永遠都不可能住在皇宮,或者前往皇宮,可只要是州級官員,那都是有機會進入皇宮,面見陛下,在朝堂上指點天下。
但凡有點政績的,那都會被寫入史冊,青史留名,但不曾見過,哪個世家被載入史冊,載入史冊的,都是臭名昭著的反面人物。
至於皇家也會換人,那既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也是皇家自己作孽,耗盡了國運。
如此,才使得他們世家有機可乘,推波助瀾,打破格局,重新分配資源。
崔氏經過了幾百年,歷盡大劫大難,但總能在劫難中堅挺下來,也是總結出了幾條世家生存的規律。
正如蜀王殿下說過的那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在該硬氣的時候硬氣,那會迎來民眾的喝彩。
在不該硬氣的時候硬氣,那只能是自尋死路,還會被人落井下石,遺臭萬年。
但這是崔氏的傳家寶,他是絕對不會對李景仁說的。
李景仁聽完崔鳴的話,也是陷入了沉思。
「阿彌陀佛,李施主,老衲也就不打擾了,這就告辭。」
「今日我等聯袂而來,一方面是勸你,一方面也是不想流血事件發生,畢竟眾生皆苦,何必讓無辜者再雪上加霜?」
「天下熙熙,皆有所求,天下攘攘,皆有不得,如此便有了煩惱」
「若是雞毛蒜皮之事,不得也罷,頂多苦惱一陣子,我佛說,這世間最怕兩種苦,求不得而苦苦去求,求得了卻還不滿足,欲要求得更多。」
「我佛慈悲徒增煩惱耳!」
惠仁大師說完,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號。
這次,他是真心想要李景仁放下執念和屠刀,免得損失了他那一千多僧兵,給他佛家增加煩惱。
蜀王那活閻王,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借力打力,他真的不想成為犧牲品。
「惠仁禪師,慢走!」
李景仁拱手朝着惠仁禪師抱拳,雖然是惡客,但他卻是不能失了禮節。???.BiQuGe.Biz
畢竟人家是佛家的大佬,比起他李氏在大唐更加有實力和話語權。
玉陽子也抱拳道:「李家主,物極必反,月盈則虧,陰陽調和才是大道,此乃天道規律,無人能破。」
「既然李家主執意如此,那在下也告辭了。」
「告辭!」青陽子也抱拳行禮。
李景仁等這些大佬都走後,站在門口,久久沒有說話,胸中卻是驚濤駭浪,想要做出一個家族走向的決定,那是相當的掙扎。
因為一旦他做錯,那就是萬劫不復。
第231章 連傳十二道旨意,崩潰的李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