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意思,於是哈哈笑道:「依小弟之見,當今朝堂之上,不過四人而已。」趙舒聽他說的奇怪,也跟着樂了起來,笑問道:「伯濟且說說,只有哪四人?」郭淮遂答道:「小弟一人,吳子遠一人,蔣公琰一人,還有一人卻是張紹。」趙舒聽後也覺得有幾分明白,微微頷首,道:「伯濟試細言之。」
郭淮復道:「如今朝廷名以陛下為主,其實百官心中都明白,政令皆出於兄長大將軍府。所以朝中百官也自然分作四人,諸如小弟,桓將軍者,隨兄長多年,出生入死,才有今日之位,自然為兄長馬首是瞻,不論有何風雲突變,也誓將跟隨兄長。其二,諸如吳子遠,李正方等人,雖然以兄長之命是從,卻是為時勢所迫,骨子裏未必不曾想着先帝,不曾想着陛下,若是兄長一朝失勢,只怕這些便要紛紛倒戈一擊,也未可知。」這點趙舒倒是心知肚明,吳氏兄弟依附自己,不過是畏懼被諸殺,遠遠不似郭淮等人誠心歸附,只是蜀漢朝廷人才凋零,不得不用。聽到郭淮這麼一說,趙舒又是連連點頭,道:「伯濟所言甚是。其餘二人倒不如,為兄代汝說說。」
不等郭淮開口,趙舒便道:「諸如蔣公琰,費文偉等人,雖然無有兵權,卻是理政之才,又多為飽讀詩書之儒者,心中自然存着輔佐陛下,中興大漢之意。斷斷容不得再有王莽,曹操之事,所以在這些人眼中。為兄若無越暨之事,那便罷了,一旦有所異動,必會群起而攻之。至於第四人張紹,卻被這些人更為激進,非欲將為兄除之而後快。」
趙舒侃侃說完,郭淮聽到與自己心中一般無二,遂笑道:「兄長自己想得到,卻為何總要旁人提醒?」趙舒搖了搖頭,問道:「有此四人又當如何?這些年若不是公琰等人相助,為兄一人又怎能將天下治理成這般模樣?治理天下便與行軍打仗無二,若要取得勝利,須得將士齊心協力。若是不用公琰等人為政,只怕不等魏吳來攻,益州便無經年之糧,自亂久矣。再說張紹為人,平日對吾十分恭敬,若不是夫人,為兄又如何能想到彼有不軌之心?至於旁人面前恭敬,背後使壞,為兄又不是神人,如何能夠預見?」
&如兄長所言,但成大事者,豈能如此瞻前顧後?夜裏夫人已經將事情挑起,四人之中,小弟自然無話可說,吳子遠也未必有甚言語。只是蔣公琰心中,兄長便如王莽,曹操無二,這些人很有可能就變成明日的張紹。」郭淮一邊說着,一邊見趙舒眉頭越緊,心中竊喜,又繼續道:「今日之事,當斷則斷,不斷反亂,與其終日提防,不如一朝根除。」
趙舒聽他說的兇狠,不由驚問道:「伯濟之意,是要……」說着便拿手在自己頸下比劃。郭淮點了點頭,道:「早朝就由小弟與魏將軍等人親自帶兵護送兄長前往,但有人開口為張紹鳴冤者,一律當庭拿下,以張紹同謀論處。」趙舒連連搖頭,道:「不可,不可,此事萬萬不可。如此一來,豈不行同造反?」郭淮「嘿嘿」笑了幾聲,再道:「主上昏聵無能,即便眾人擁立兄長,也未嘗不可?」
趙舒素來覺得眾人之中,就算郭淮還有幾分遠見,當知蜀漢地處偏僻,論國力遠不能與曹魏抗衡,只能團結眾人之力,好生治理,以求自保。哪想到郭淮今日居然說出這樣有失水準的話,讓趙舒大感詫異,遲疑道:「這,這是伯濟心中之意?」郭淮當即拜倒在地,道:「兄長才智百倍於主上,如今雖說大權在手,但行事總有些制肘。再者張紹之事,主上未必不知,彼既有心加害兄長,兄長卻又何必顧念舊情?」
趙舒斷斷不是顧念什麼舊情,只是想着本來不是很強大的蜀漢王朝,再經歷這麼一次巨變之後,大約離覆滅便是不遠了。趙舒這幾年的舒坦日子還不曾過夠,何必為了過把皇帝癮,把自己放到火上去燒烤?於是再三搖頭,斷然道:「此事萬萬不可,日後伯濟切勿再言。」郭淮見趙舒始終不肯,便又起身,伸手撫摩額頭,喃喃道:「大哥既然不肯如此,那眼下之事,如何處置?」
兩人糾纏這麼許久,又回到最初的問題,趙舒更覺得有些無力,自言自語道:「便當真沒有絲毫辦法?」
第三百五十六章 生悶氣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