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之中,消息不甚靈通,乃是尋常之事也!」
這個沒用的廢物已經是輸了逍遙津之戰了啊……李承有些恍惚,可聽到關平貌似安慰實際上瞧不起的話語,一下子又火了起來,「想必坦之兄沒有聽過一句話,故此才會如此天真無邪吧?」
「什麼話?」
「國與國,無固定之友,無固定之敵,只有永遠之利也!」李承冷笑道,「昔日孫劉兩家是為盟友,是否一直太平無事啊?」
這個太平無事肯定是不對的,關平也不敢硬着頭皮睜眼說瞎話,周瑜還在時,就已經就南郡的歸屬對壘過好幾次,又想着借道攻打益州,卻被諸葛亮識破,氣的周瑜半死;再加上單刀赴會確定南郡歸屬,還有舊日的湘水之盟,這些可不是通過喝喝酒聯絡聯絡感情就辦到的。
「以前自然有齟齬,現在好多了,魯子敬公去世後,新的漢昌太守也是明事理之人,如今北方曹賊未滅,自然不會做出親者恨、仇者快的事情來。郎君多慮了!」
人世間的事情,最怕的就是「自然」這兩個字,李承不接關平的這個話,反而問起了其他的問題,「坦之兄,你說吳侯在逍遙津吃了大敗仗,是多大的敗仗?」
「十萬兵馬被張文遠八百人擊破,吳侯僅以身退,險些被擒獲,被隔絕道路的精兵,投降的就有近萬。這還不是大敗仗嗎?」
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襲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皆披靡。在東吳撤軍時,張遼率領追兵,大破孫權、甘寧、凌統等,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戰後,因軍功,張遼升征東將軍。
關平的話語之中有了一些輕蔑之意,如此「光輝」的戰績在眼前擺着,怎麼可能會對東吳有什麼慎重對待的可能呢?再加上東吳主管荊州軍務、新的漢昌太守身子不假,時常回柴桑口尋醫問藥,和自家大人書信之間言辭頗為謙卑,這樣的好盟友,根本就不存在李承所擔憂的問題。
三十八、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