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升身為吏部尚書,執掌吏部多年的天官大人,又是五朝元老,他自然敢指責點評內閣首輔劉健,可是濟之不行。
「所以,湯昊這第二步,也沒成功!」
「接下來就開始了第三步,倭國正使足利義維親自請求大明出兵,還用上了大義之名!」
「這一次,哪怕是文臣縉紳也沒辦法反對了,因為大義名分擺在那裏,大明身為天朝上國,不能置藩屬國於不顧,更何況人家都已經求上門來了,所以不管怎麼樣,都是要派人過去看看的。」
「甚至為了促成此事成功,湯侯和那倭國正使還搞出了一個藏銀上億的石見銀礦,不知牽動了多少文臣縉紳的那顆私心,因此最後於公於私,大明都要派人去倭國看看,去查證一番!」
「只是因為老夫和劉希賢的壓制,最後此事被定義為了天使調解,而不是出兵遠征,人數上面有了一定限制,也不會給湯侯親自統兵出戰的機會,看起來他湯昊好像什麼目的都沒有達成」
「濟之,真是這樣嗎?」
馬文升看向對面稍顯年輕的官員,濟之聽後陷入了沉思。
「不是!」
「湯侯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濟之冷靜開口道:「從一開始,他的目的,就不是出兵倭國,因為他心中清楚,文臣縉紳絕對不會同意!」
「因此,湯侯最先就提出一個個無禮要求,引來文臣縉紳的激烈反對,最後卻是將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這些要求,從而達到了他的目的。」
「比如出兵,哪怕人數有限制,有一兩千戰兵同樣是出兵,這一兩千戰兵去了倭國之後,會做什麼能做什麼,文臣縉紳不會知道,唯獨只有湯侯與陛下知道,所以他們目的達成了!」
「比如水師,湯侯知道文臣縉紳絕不會同意傾瀉資源給水師,想必他心中也清楚以目前大明的國力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兜兜轉轉到最後,他順勢提出修繕維護那些戰船,而文臣縉紳也沒有反對,畢竟他們想的是如若倭國真有那麼一座藏銀過億的巨型銀礦,到時候肯定需要戰船去把銀子運回來,所以湯侯的這條提議也順勢通過了!」
聽完這些話,馬文升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子不愧是他最看重的賢才幹吏,這份智計與才幹,足以成為他馬文升的接班人,做下一任的吏部尚書,天官大人!
「事實上,今日廷議的贏家,不是文臣縉紳,而是湯侯與皇帝陛下!」
濟之話音一落,門口卻突然響起了一陣掌聲。
「濟之啊濟之,你果真有宰輔之才!」
聽到這個聲音,馬文升臉色瞬間冷了下去。
而濟之則是急忙起身,躬身向來人行禮。
「下官王鏊,見過元輔大人!」
王鏊,字濟之,南直隸蘇州人士,自幼隨父讀書,聰穎異常,八歲能讀經史,十二歲能作詩,十六歲時隨父北上入京師,習業於國子監,其文一出,國子監諸生就爭相傳頌,侍郎葉盛、提學御史陳選感到驚奇,稱他為「天下士」。
成化十年,王鏊鄉試取得第一名「解元」,成化十一年,在禮部會試又取得第一名「會元」,殿試一甲第三名,被授為翰林編修,一時盛名天下。
正德元年,王鏊守父喪制結束,經天官馬文升舉薦,被起用為吏部左侍郎。
因馬文升年齡太大且耳朵不好使,眼睛也迷糊了,因此吏部事務大多出自王鏊之手。
他,是馬文升選定的接班人,下一任天官大人!
「免禮!」劉健上前扶起了王鏊,隨即溫聲道:「濟之,在這吏部幹着可習慣?」
「那李東陽長期告病在家,估摸着時間也不多了,要不老夫上奏陛下,舉薦你入閣」
「劉健!」天官大人怒了,「老夫還沒死呢!」
「當着老夫的面兒,挖老夫的牆角,伱劉健是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天官大人何必動怒,都是為了陛下辦差,在哪兒做事都是一樣的嘛!」
劉健輕笑着坐了下去,只是不再提及調王鏊去內閣一事。
有些事情,說一次可能是玩笑話,但說兩次說
第142章 天官與首輔!劉希賢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