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廣東和南直隸上繳的稅糧除了應該上繳的之外,餘數要折成布匹寶鈔運赴南京,而且如今南京布鈔充足,也可以讓福建廣東南直隸等地方日後將稅糧直接解送南京上倉不用北京方面再折成布鈔還給南京,朱瞻基的批覆是以前都是折成布鈔,如今讓南京直接在江南收糧稅會與民不便,還是一切照舊吧。
這是財政權的舉證,大明朝在江南收稅,除了規定的以外,多的部分要等價折算再還給南京,你若是不願意還,那就讓南京方面自行徵稅,皇帝不願意,寧可把多餘的錢糧換成布鈔再還給南京也不想讓南京先留足自己的,再把剩餘的給北京。
兩者有一個先後的順序,國家收稅的時候,到底是北京先留還是南京先留?
這不是笑話嗎,任何一個中央集權政府哪裏需要和地方商量這種事,這就說明在財政上,北京和南京也是平等的,你北京多佔就要還給我,你要是不還給我,那以後我們南京就自己征不跟伱玩了。
嘉靖十六年,御史游居敬上疏彈劾南京吏部尚書湛若水,內容大致意思是湛若水在江南倡導邪學(就是王陽明的心學),廣收無賴門徒,私創書院,希望嘉靖皇帝嚴厲懲治,嘉靖皇帝於是下旨徹查,湛若水辭官要挾,於是嘉靖皇帝只能安慰挽留,但卻命令錦衣衛和地方撫司(巡撫衙門及臬司)對這些書院進行關停。
可結果等到嘉靖十七年,北京吏部尚書許瓚復疏,說江南的巡撫衙門、藩司衙門多建書院,廣納門生學徒,急需撤毀,嘉靖皇帝再次下旨撤查,一直到了萬曆七年張居正時期,以政治強權要求京省查革,仍然不能撤掉江南眾書院。
據《萬曆野獲編》所載,明嘉靖末,徐華庭(徐階)以首揆的身份還搞了一次大規模的私立書院行為,鼓勵江南士紳官僚廣立書院、培植門徒,以至於凡巡撫往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個書院,以此鳩集生徒。
江陵公(張居正)對此深惡痛絕,嚴厲打擊江南私建書院的行為,結果遲遲不可成功,最後張居正倒台,這些建立書院的官僚階級群起而攻,以此為張居正權相大罪之一,後來江南士紳官僚復請修復,於是書院聿興,不減往日。
這就是意識形態領域和宣傳領域上江南和北京的碰撞,哪一個中央政府能容忍地方官員自行傳播政治思想、培植黨羽門生,可在嘉靖時期直到明朝亡國的東林黨,恰恰就是在江南這片沃土誕生的。
北京方面愣是沒轍!
嘉靖皇帝沒辦法,權相張居正也沒辦法,最後只能坐而視之,眼睜睜看着江南官僚階級日漸坐大,最後出了一個眾正盈朝的東林黨。
人事任命、軍權調度、財政劃分、意識形態,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四個領域,北京和南京都是一般高,而且隨着北京中央政府的逐漸衰落和江南官僚集團的日漸坐大,北京中央政府就更難以管理南京中央政府了。
這也是書中為什麼說大明朝有兩個中央。
書中有些地方不甚合理惹起爭議,這是作者君知識儲備和認知寫作不當導致,在此深表歉意,並衷心感謝各位書友提醒,一定虛心學習加以改正。
(本章完)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