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前世的記憶,人才選拔其實也就那麼幾種。
舉薦、軍功、察舉、徵辟、科舉。
其中舉薦是察舉制度的其中一種,由地方人員推薦有德行有才能之人,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血緣貴族政治,但不夠徹底,舉薦人和被舉人還會因此被綁定,而且是否真的有德行有才能也是未知數,很大程度上看人情關係。
而察舉制則是上方增添了考試環節,增加了嚴謹性。
徵辟制則是上方聽聞民間有名氣之人,然後直接徵辟使用的一種制度,分為征和辟兩種,同樣不太嚴謹,不成系統。
軍功則是通過戰爭建功立業來躍升階級的一種制度,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很有進步性的,但在封建王朝,軍功制度只適合選拔軍隊體系人才,而且很容易造就勛貴這種階級固化嚴重的世襲貴族利益群體。
科舉用不太恰當的形容的話,就相當於文科的軍功制,是更加普遍,也更加能夠選拔出治理人才的制度,可以說是各種條件下最合適的制度了,但也並非沒有缺點,造就官僚集團,朋黨、腐敗、禁錮思想等等。
其中,每種制度都還有相應的變種。
這些都是上一世的政治智慧結晶,至於這一世,陳諾只發現了舉薦制,軍功制,還有科舉了。
至於徵辟制還有察舉制,只在歷史書上有些蛛絲馬跡,並沒有大規模啟用過。
陳諾在一陣深思後,漸漸有了主意,不過,他還是準備看看陳群這個少年能否給出一份答案。
旋即,陳諾就讓人叫來了陳群。
一陣敲門聲響起。
「請進。」
入目的,是身着儒袍儒冠,面如白玉,頗有一股溫雅君子之感的少年,年齡約摸也就十六七歲,比陳到和丘儉大一兩歲。
可偏偏,他的腰間懸掛的卻不是禮儀劍,而是代表法家的尺。
「拜見族長。」
「叫我聲伯父就好。」
陳諾看着他,「我叫你來是因為這份卷子,你提出的問題很好,切中要害,但你有想過解決辦法嗎?」
陳群先是行了一禮,然後才說道,「此非侄兒本職,妄議此種之事非本分。」
「你姓陳,有這份資格。」
陳諾說道,他明白陳群的意思,大約就是在其位謀其政的意思。
「那,伯父,侄兒就斗膽一說了。」陳群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侄兒認為,現在我們陳氏只是佔據一郡之地,科舉制的話倒也不必急於一時,只需要能夠填補上缺口,此後再通過監察就可以預防問題,所以,侄兒認為可以由地方上進行舉薦。」
「我族中人在此地這幾年都有相結交的好友,尤其是文科子弟,所識之人必然與其學相近。」
「然後呢?」
陳諾平靜問道。
陳群一愣,旋即仔細思考,顯然,這份答卷族長並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呢?
回憶族長一直以來的政策
「族長,除此之外,還應當對這些舉薦而來的人才進行篩選,才能更好的人盡其能。」
陳群做出如此補充。
陳諾點了點頭,「好,你先下去吧,回去之後多鍛煉一下身體,一個合格官員,起碼也得將身體養好才行。」
「是!」陳群帶着幾分興奮離去了。
待陳群離去後,寧紅夜從後方走出,「如何?」
陳諾點點頭,又搖搖頭,「聰慧機敏,就是還嫩了點,閱歷不足是硬傷,得下放下去如陳登當年一樣歷練幾年才行。」
「那,選拔制度?」
陳諾皺起眉,「單一制度不可用,可以修改一下然後混合使用。」
陳諾心中已有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