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元延明本身比較能打,個人在品行上沒有太大的問題,而北海王元顥就任徐州刺史就是為了撈錢,在任上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引起整個徐州的官民反感。
若是徐州也和河東三州一樣反了,那自己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在這樣的惶恐下,北海王元顥可以說是終日不安,最後他想出一個天才的想法。
爺可以去投南梁啊!
北魏的前任徐州刺史,同樣也是宗室的元法僧,不是也投了南梁了嗎?
聽說元法僧父子在南梁頗受重用,蕭衍授侍中、司空,冊封始安郡公,元法僧之子也得將軍號。
和元法僧投南梁同時,蕭衍的兒子都可以投北魏,那元顥這個北朝的宗王投南梁不也是理所當然的?
建康又要比這彭城繁華多了,如果自己帶着徐州投靠南梁,自己就可以去建康做個富貴閒人。
這可要比守着徐州提心弔膽強多了!
做出決定後,元顥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建康,透露出自己想要投靠南梁的想法,希望蕭衍能夠開出更高的價碼「買下」徐州。
只是讓元顥有些意外,南樑上下由於上次徐州之戰輸的太慘,竟然疑慮元顥是不是真的投降,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就答應讓元顥投降。
這甚至讓元顥覺得這個世界瘋了?自己堂堂大魏宗王帶一州投降,蕭衍這菩薩皇帝竟然不收?——
河東大戰的餘波同樣吹到了平城。
廣陵王元恭,在前一次靈丘戰敗後,被撤去職位返回了平城。
元恭名義上還是恆州刺史,但實際上平城的防務是賀拔三兄弟在負責。
前線戰敗的消息傳來,賀拔三兄弟也傻了。
這時候平城內已經傳出了謠言,說賀拔兄弟也是六鎮人,要帶着平城去投靠叛軍。
元深身死,定州刺史楊昱戰死,接下來的兩則消息,徹底讓賀拔三兄弟傻眼了。
他們知道自己威望和官位不夠,只能找到了被他們架空的廣陵王元恭,請他出面拿個辦法。
這時候就體現出個人威望的作用了。
賀拔兄弟雖然能文能武,但是在大魏沒有人望,出身又太低,本身也拿不出什麼能夠拉攏人心的東西。
所以明明他們控制了平城,卻還要推舉打了敗仗的廣陵王元恭出來做大哥,請他拿主意。
這也就是養望的重要性了,從一開始的時候,賀拔兄弟就是武將打手一類的定義,根本不是一方勢力的領袖。
廣陵王元恭曾經和叛軍作戰過,並且被叛軍打敗,聽說了元深戰敗後,他更是恐懼。
恆州本身就是距離六鎮最近的州,當年六鎮之亂前後就有不少六鎮百姓逃入恆州。
這些六鎮人和恆州本地人也有矛盾,加上六鎮人對北魏的仇恨,聽說了元深戰敗的消息後,整個恆州都烽煙四起,賀拔兄弟已經出城平定了好幾股叛亂了。
所以這一次軍議的主題就是要不要守平城。
在軍議中,被推舉為頭目的廣陵王元恭帶頭說道:
「平城雖大,但是不易守,而且祖宗陵寢都在城外,若是因為攻城驚擾了祖宗之靈就不好了,還是撤出平城吧。」
賀拔三兄弟也是無語,這是什麼狗屁理由。
怕驚擾祖陵而把舊都平城拱手讓人?
但是廣陵王的話卻讓其他將領紛紛點頭,賀拔兄弟也算是看清了局勢,元深戰敗的消息已經讓平城守將喪失了鬥志,既然大家都不願意守城,那強行留在平城最後的結果就是城內出叛徒,開城投降。
當年武川人在懷朔城內都是這麼幹的。
賀拔三兄弟也表示了贊同,眾人算是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放棄平城,乃至放棄整個恆州逃跑了。
既然是跑路,往哪裏跑也是一個問題。
這一點倒是沒有什麼疑問,眾人幾乎達成了一致意見,投奔在秀容川的爾朱榮。
沒辦法,環顧四周,也就剩下爾朱榮和元天穆這個并州集團,整體實力保存完好,而且爾朱榮能征善戰,如今整個北方也就只有并州沒有叛亂了。
第347章 震後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