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聽家裏娘親……臨終遺言時說的,並不敢全信,但……奴婢想着,有些事情,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來得妥當……」
姜嫂輕輕的咬了下唇瓣,低頭,很有些為難的又咽了口唾沫,末了,索性一閉眼,就把那讓她為難的事情,一股腦兒的說了出來,告訴給了王諾蘭知道!
姜嫂的親娘,曾是老將軍家的童養媳,從記事開始,就被養在老將軍的母親身邊兒,有老將軍的母親悉心調理,原本,是打算要跟老將軍配成雙的,兩人一起長大,一起識字念書,雖說不上兩小無猜,卻也頗有些感情。
當時的老將軍家裏,並不算是什麼富貴人家,家裏有些田產,也只勉強能夠一家人溫飽,再供養他這麼個又讀書,又習武的人花用……姜嫂她娘雖是被買回去的,嫁給他,也並不能算是高攀……
姜嫂她娘比老將軍小了四歲,老將軍十四,準備去皇城參加武試的時候,姜嫂她娘才十歲,老將軍的娘親覺得,她年紀還太小,不好跟老將軍成親,就沒着急給他們辦喜事,只讓他們換了個信物,算是把這事兒定下,就讓老將軍去皇城赴考了。
然不曾料……老將軍在武試中一舉奪魁,得了當時的皇帝陛下青眼,授銜指婚,身不由己的,就迎娶了當時的孫家庶女,也就是現如今的老夫人為妻,讓家裏等他回來迎娶的姜嫂她娘,徹底的沒了指望。
老將軍的娘,是個很通情達理的婦人,並沒因為自己兒子有了出息,就嫌棄姜嫂她娘這個一直陪伴老將軍長大,幫她忙裏忙外,操持家務的卑微女子,她跟老將軍說,讓他納姜嫂她娘為妾,好歹給她個名份,別辜負了她對他的情義,做人,要有良心。
當時的老將軍,也是有這份心思的,卻無奈戰事乍起,還不等跟家中正妻,也就是現如今的老夫人提這事兒,他就被當時的皇帝陛下派遣出征,去了邊境,而這一去,就是整整十年。
邊境戰事迭起,老將軍帶着手下兵將建功立業,浴血殺敵,為陛下守衛疆土,一年都未必能回返中原一次,親娘都沒工夫探望,哪還能有閒心,去記起姜嫂她娘這麼個連親眷都不能算的閒人?
而姜嫂她娘,卻是個執拗女子,她不顧旁人勸告,日復一日的在老家照料老將軍的親娘,日復一日的苦等……待老將軍功成名就之時,她已過了適婚年紀,成了個地地道道的老姑娘!
老將軍衣錦還鄉,街坊四鄰都跟他誇讚姜嫂她娘溫順大方,是個不能辜負的好女人,老將軍也覺得,是自己虧欠了她,該是時候,給她一個名份,哪怕只是個妾,讓她能在剩下的時光里,跟着自己享福,也總算是對她有所補償了。
於是,在老將軍娘親的做主下,老將軍就在回鄉探親期間,跟姜嫂她娘挑了個好日子,擺了宴席,圓了房。
納妾,本不是什麼不得了的大事,哪個官宦人家的男子,沒個三妻四妾?
可就是這種,連老將軍的正妻,也就是現在的老夫人,都沒懊惱半點兒的事,卻是在老將軍政敵的添油加醋之下,成了「藐視皇權」的重罪,讓老將軍被關進了天牢,成了命在旦夕的死囚
人,肯定是要救的,但怎麼救,怎麼才能讓當時的皇帝陛下平息怒火,卻成了個大問題。
就在一家人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誰都想不出來法子的時候,姜嫂的親娘,半夜離家,沒跟任何人商議的,走上了面聖……這條鮮有人能還活着回來的險路!
帝王至尊,哪是人人能見的威儀?
雖然,大明朝從一立國,就定下了平民有資格面聖的律法,卻是自這條律法定下至彼時,近二百年,都沒有哪個平民,當真去嘗試過!
大明刑律有規,平民面聖,需穿囚服,剃光頭,赤足跪於釘板子上,由刑部的專門人員,只皇宮的南門,四人各執木轎一柄,抬至大殿門前,彼時,若那面聖平民未死,則可得皇帝賜見,聽聞冤屈。(未完待續。)
PS: 最近孩子生病,沒有好好的更文,對不起大家了!
第九十五章 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