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丞相這職位廢除了,光靠皇帝自己的精力指定是不夠的。
尤其是朱元璋還參考了後世子孫的內閣制度,倒是給朱標也配置了一個簡易的。
「哪裏在理了?」
「當然說的話啊。」王布犁笑嘻嘻的解釋道:
「若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沒有脫離基層百姓,那制定下的政策定然是利國利民。
若是除了差錯,那便是作為執行者的官吏們在其中上下其手了。」
「嗯,你小子也是個善於觀察的。」
朱元璋也認同王布犁的話,他這些年一直都在打擊富戶,補貼普通百姓。
嚴格控制官員的待遇,就是不想讓他們去做危害百姓的事情。
奈何後世子孫一個一個的,對於官員都過於寬鬆。
那群江南官員在家鄉佔有的田畝簡直是危言聳聽,他對於兒子們的俸祿都是虛的,可那些官員是實打實的佔地。
朱元璋總覺得王布犁所言是頗對他脾氣的。
但有時候說話又把他氣的唄唄的。
屬實是又愛又恨的了。
朱標接到了他爹的信件,自然明白他爹又進入了仙境當中,發現了一些大明的問題,所以讓他叫來一群智謀團來解決這類問題。
「又出現新問題了。」
其中有關兵制的事情,朱元璋也原原本本的告訴太子,讓燕王朱棣去做了。
朱標對於問題多並不在意,因為他還年輕,這些都是挑戰,能讓大明更上一層樓。
誰的諫言都不如在看到後世子孫做出來的那些爛事,更讓他們這群統治者痛徹心扉。
所以能改的一定要改。
只不過還需要看準時機。
朱標覺得自己正是年輕力壯,尤其是父皇又放手讓自己去做,那一定要干好嘍。
所以就算丟給他在多的問題,再多的公文,他加班加點也全都要搞好。
免得父皇在外巡查不放心,還要打道回府幫自己擦屁股。
朱標自認為跟在父親身邊協助處理朝政這麼多年,早就歷煉出來了,如今單挑大樑,不過是為了日後真正當皇帝的一次模擬訓練罷了。
故而朱標不覺得這些問題是問題,總歸是有各種各樣的解決辦法的。
趁着年輕不折騰,待到年歲大了也就沒有什麼心氣了,更容易得過且過。
朱標把問題另外寫出來,喚來自己的簡易內閣,叫他們先去探討一番,得出什麼結論之後,再共同商議。
至於建造軍校這種事,還需要同那些將軍們以及國子監有教學經驗的夫子們仔細商議一二。
朱標騰出空來,給朱元璋寫了一封回信,然後又給王布犁寫了一封信,詢問他對於一些問題的看法。
相比於旁人,朱標總是下意識的認為王布犁的法子更加貼切實際。
這小子是真的奔着解決問題為基本點出發的,而不是要考慮平衡朝中的各種勢力。
論政鬥。
他當真不是一個合格的臣子。
可也就是這一點,讓朱標十分信任他。
朱棣在北平,同樣派出自己的心腹出去繼續勘察有關屯田兵的情況。
上一次他就得到了不少消息,許多士卒被上官欺壓,責令整改,如今看看到底有沒有改。
再沒有什麼改的,就要殺雞儆猴了。
否則大明的屯田兵就不可避免的要糜爛下去,到時候父皇的戰略構想,就完全撐不住了。
更不用說這些屯田兵還要支撐自己遠赴漠北去干蒙古人呢。
若是屯田兵都不能安心種田,那還有個屁用。
總之,大明高層全都行動起來了,一時間朝內臣子連連叫苦,怎麼又加活了?
倒是朱標對於一些用心配合自己的部門發放了一波補貼,作為獎賞。
尚書以及侍郎嘴上謝恩,但並沒有往心裏去。
倒是那些主事以及衙門內的吏員對於太子感恩戴德。
沒說的。
畢竟太子是真的發糧食又發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