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治也八歲了,李慎也七歲了。
看着這兩個弟弟,李麗質苦惱道:「反正嶺南的橘子也吃完了,你們之後也沒得吃了。」
李治道:「還有香蕉。」
李麗質又看了眼這個沒出息的弟弟,道:「就知道吃!」
李承乾坐在一旁笑着,看着老師讓人送來的文書,聽着耳邊弟弟妹妹的話語聲。
寧兒走到一旁道:「殿下,應公與徐侍郎來看望太上皇了。」
李承乾應聲道:「準備一些酒水與飯菜,他們來看望爺爺又要說起當年的舊事,孤就不過去了。」
「喏。」
天氣轉涼得很快,今天好不容易天晴了,可北風帶來的涼意,還是讓東宮的孩子們多添了兩件衣裳。
李承乾看着老師讓人從中書省送來的文書,這些文書都已是批閱過的,會送來東宮,是老師覺得太子應該看這些。
一卷卷翻看着,今年除了各地的將領回長安,如馮盎,柴紹他們其實還有一些各地的地方文官前來述職。
就比如權萬紀一回來就被封了治書侍御史,又身兼吳王府長史伴在吳王左右。
長史一職本來東宮也是有設立的,徐孝德現在是工部侍郎身兼東宮長史。
這份奏章是權萬紀遞交給中書省的。
說的是今年入秋之後,洛陽遭了大水,好在大水的範圍並不大,淹沒了一些田地,這份奏章提議讓朝中多關照洛陽的河道。
今年的秋雨已過去了,黃河的汛期也結束了,照理說不會再有大水。
對長安來說,向東去洛陽,洛陽處於黃河的中下游。
黃河水患治理一直是一個難題,貫穿歷代皇帝的職業生涯。
現在這個難題又隱隱出現在了眼前。
長安周邊的水系經過歷代的治理,相較於以前平穩了許多,龍首渠與鄭國渠修繕之後,水流也好了不少。
就比如說後世有一項十分大的工程,從秦嶺南麓與蜀中水系,引入關中入渭。
治水一直是中原的頭等大事。
現在的關中水系還很豐沛,相對充裕的時間。
李承乾想到一些關於後世的記錄,貞觀九年的這一次大水已顯露了端倪。
再過一年,洛陽還會有一次大水,那是一場記錄在史書上的大水災。
寧兒將熱茶放在太子的桌邊。
李承乾拿過茶水,喝下一口,蹙眉道:「孤出宮一趟。」
「喏。」寧兒連忙給太子披上外衣。
李承乾走出東宮就見到一旁的崇文殿說笑聲不斷,還有兩個女孩子與東宮的孩子玩在一起。
東陽解釋道:「皇兄,這是應公的女兒小武,這是徐慧。」
徐慧這個女孩子在宮裏見過,李承乾瞧了眼這兩個姑娘,就快步離開了東宮。
東陽見到小武與徐慧面對匆匆而過的太子,都有些詫異。
東陽面帶笑容,有些驕傲地道:「皇兄總是這樣的。」
兩個姑娘不是沒有聽說過關於太子的傳聞,恰恰是她們現在住在長安,聽到的傳聞很多。
東陽與麗質,與這兩個姑娘年紀相仿,幾個女孩子之間有很多話能聊。
徐慧望着太子離開的背影,她道:「當初跟隨家父離開宮中,太子殿下還問過年齡。」
這是小武第一次見太子,匆匆一面,問道:「原來太子是這樣的,很忙碌嗎?」
李麗質笑道:「皇兄近日是不忙的。」
徐慧自小受過很多人的誇讚,有時候在親眷中也猶如眾星捧月,他們都說自己是個才女。
而長樂公主表現出的這種氣質談吐與氣場,讓她心裏不自覺的要臣服。
還有東陽公主,溫和謙遜有禮,不令人覺得強勢,可談吐中,稍稍表現出來的才識與見解,總是能夠讓徐慧不自覺地折服其中。
她這才覺得自己的這點學識,當真是不足看。
東宮的公主,所學的學識到底是不同的,邏輯的思考能力比同齡人領先一截。
甚至當家父與太上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