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血腥廝殺,兩京政治鬥爭也就不會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國祚和統一大業也就不會受到嚴重傷害。而這恰恰證明風暴始作俑者李平原嚴重缺乏戰略眼光,裴世矩對其亦是極度失望,由此導致去年八月裴世矩對其北上出塞之策不抱希望。
事實證明裴世矩錯了,但錯在哪?裴世矩突然醒悟,眼前之人是李風雲,不是李平原,李平原已死,涅磐新生的李風雲脫胎換骨,自己必須重新審視李風雲的價值,不能在同一件事上犯兩次錯誤。
裴世矩沉思良久,緩緩說道,「西行徒勞無功。」
此言一出,大堂鴉雀無聲,氣氛陡然凝滯,裴宣機等人面沉如水,李風雲亦是一臉嚴肅。
西行的確徒勞無功。中土與西突厥之前就有盟約,如果沒有盟約,中土豈敢傾力東征?但結果如何?西突厥背後下黑手,一邊暗中幫助吐谷渾復國,借吐谷渾之力牽制西北軍,一邊假借攻打鐵勒人,盡起大軍,橫掃西域。西疆形勢因此急轉直下,危機重重,中土吃了個啞巴虧,無奈東都深陷內憂外患之困境,無力再度西征,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以承認西突厥對西域的控制和吐谷渾復國為條件,以聯手西突厥夾擊大漠為陷阱,想方設法延緩南北戰爭的爆發,給自己爭取寶貴的喘息時間,但西突厥豈會上當?再說了,就算西突厥信誓旦旦答應了,中土又豈能相信它的承諾?如果西突厥的承諾可以相信,西疆危機又從何而來?
這就是中土的悲哀所在,自身實力不濟,只能忍氣吞聲,明知與虎謀皮,徒勞無功,還不得不強作笑顏虛與委蛇,看看能否抓住那能存在的一絲僥倖。只是這種恥辱之事誰都不會宣之於口,但現在裴世矩親口承認了,足以說明裴世矩對南北關係的未來發展十分悲觀,沒有信心延緩南北戰爭的爆發,於是不得不把最後希望寄託於安東,謀求與李風雲的鼎力合作。
「既然開疆安東有大功,為何又吝嗇於封賞?」李風雲繼續追問。
裴世矩笑了,「你要何等封賞?」
李風雲猶豫了一下,說道,「這取決於明公對某的信任度。」
裴宣機等人面面相覷,感覺李風雲話中有話,有給裴世矩挖坑之嫌。
裴世矩笑容微斂,鄭重其事地思考了片刻,然後望向李風雲,眼神很複雜,欲言又止,終於,還是隱晦說道,「現在,某能給你何等信任?」
榆林風暴之前,裴世矩無條件信任李平原,授予其便宜行事之大權,結果一個不察風暴失控,差點灰飛煙滅。現在,李平原以白髮賊的身份捲土重來,再次需要裴世矩的信任和支持,但裴世矩猶豫了。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或許李平原吸取了失敗的教訓,才能遠勝往昔,或許李平原依舊忠誠於中土,願意為中土拋頭顱灑熱血,只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李平原已化身為李風雲,一切都變了,大義是否還是從前的大義?裴世矩不敢冒險,不敢重蹈覆轍。
李風雲目露寒光,拍着自己的胸脯,厲聲質問,「明公懷疑某對中土的忠誠?」
裴世矩嘆了口氣,搖搖頭,「某不曾懷疑你對中土的忠誠,但你桀驁不馴,恣意妄為,行事不留後路,每每捨身相搏,不成功則成仁,完全不計後果,一旦失敗,丟掉的不僅是你的性命,死去的不僅是你的兄弟,還有中土千千萬萬無辜生靈。」
榆林風暴給了裴世矩血的教訓,吃一塹長一智,此次裴世矩無論如何都不敢信任李風雲,不敢犯同樣的錯誤,栽在同一個坑裏。
李風雲冷笑,「南北戰爭即將爆發,南北大戰即將開始,南雙方無數生靈將在這場大戰中死於非命。你以為你不信任某,你以為完全控制了安東,就能打贏南北戰爭,就能拯救中土,就能讓無數生靈免遭塗炭?」
裴世矩沉默不語。
「安東並不能決定這場戰爭的勝負,安東更不能力挽狂瀾拯救千千萬萬無辜生靈,但安東是一個契機,如果中土抓住這個契機,必然可以增加這場戰爭的勝算。這才是事情的關鍵,才是某不計代價攻打安東,才是明公不計後果親赴安東的原因所在。」
李風雲望着若有所思的裴世矩,深施一禮,「明公,安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抓住打敗突厥人的契機,我們唯有打贏了戰爭,才有機會拯救中土的統一大業,
第九百六十五章 師徒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