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李子正啊……」
李素語滯,這話不好接,因為他都不清楚程咬金是不是在罵他,生子當如李子正什麼的,缺心眼的人才會覺得在夸自己,但不能往深處想,一想就覺得被罵了。
「程伯伯莫多想了,如今身份不一樣,您是運籌帷幄的大將軍,帥帳內決勝千里的主帥,恕小子直言,今日攻城您本不該親自上陣,往後您可千萬莫冒險了。」
程咬金搖搖頭,笑容已帶了幾分苦澀意味:「娃子以為老夫想上去嗎?已是這把年紀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老夫清楚得很,可是這幾日數次攻城而不克,軍中士氣動盪低迷,征戰日久,不見勝望,將士有思鄉之心,老夫若不親自上陣,只怕過不了多久,我王師便會重蹈西楚霸王覆轍,等到四面楚歌聲時,咱們就一敗塗地了,楊萬春是一員良將,老夫毫不懷疑他真能幹得出這事……」
李素壓低了聲音道:「程伯伯您今日親自上陣攻城,依您之見,這座安市城,我王師可破否?」
程咬金搖搖頭,神情頹喪地道:「說出來不怕娃子你笑話,老夫今日算是親身領教了安市城的厲害,守軍上下軍紀森嚴,守城時各司其職,一絲不苟,前有士卒拼命,後有將領壓陣,咱們圍城也有這些天了,可老夫今日攀在雲梯上時看到守軍將士的神色,卻絲毫不見有軍心渙散動搖之處,每個人的面孔都寫着竭盡全力,都透着捨生忘死,將領們在後面一聲不吭,士卒們卻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該怎麼幹,這樣的守軍,再加上如此堅固的城池,我大唐若想破城,恐怕不太可能了,就算拿咱們關中子弟的人命去填,等攻下這座城,我軍怕已是傷亡大半,元氣大傷,不可能繼續東征了……」
程咬金說着,已露出心灰意冷之色,黯然慨嘆道:「楊萬春麾下有十二萬將士,這些日子戰損大抵在兩萬左右,他還有十萬將士可用,想想這座城池裏還藏着十萬虎狼之士,老夫都覺得心寒,這座城池,咱們不該再打下去了,早早收兵吧,換個方向,換個戰術,打誰都比打楊萬春好……」
李素也覺得心寒,心寒的不是楊萬春的厲害,而是李世民的固執。
垂着頭,李素輕聲道:「可是陛下那裏……似乎並不同意撤兵改道,他迫切想將安市城拿下,拔除楊萬春這根眼中釘。」
程咬金苦笑:「陛下的戰略沒錯,當初陛下定下先南後東的戰略,老夫也是深以為然的,娃子啊,你看看地圖,安市城位於高句麗的南部,這座城池恰好卡在南部的正中間,往北,楊萬春可直擊遼東城,將咱們的退路攔腰截斷,往南,他封鎖住了卑沙城到安市城的海路,往東,它的前方是一片平坦的平原地帶,若我軍直取平壤的話,他隨時能夠率兵馳援,娃子啊,你想想,若你是一軍主帥,安市城這根釘子你能安心置之不理麼?楊萬春不除,你敢領着幾十萬人直抄都城平壤嗎?不怕被人背後捅刀子?」
程咬金嘆道:「戰略其實是沒錯的,陛下和老夫這些將領皆是身經百戰的老傢伙,哪裏當攻,哪裏當守,哪裏當放棄,哪裏當必爭,地圖一展開,咱們第一眼便心裏有數了,只是陛下和老夫這些人沒想到的是,楊萬春居然如此厲害,此人不除,恐怕東征一戰難以再繼。」
李素低聲道:「識時務方為俊傑,既不可為,莫如不為,小侄以為,眼下咱們該撤軍了,放棄攻打安市城,轉道北上,先駐遼東城,然後向東進軍,先拿下都城平壤,則高句麗已喪其半,餘事備矣。」
想了想,李素又道:「楊萬春這裏不必擔心,咱們留下五六萬大軍駐於遼東城,剩下的全部向東行軍,楊萬春若率兵追擊,遼東城的五六萬人可反過來斷他後路,楊萬春守城的本事是厲害的,但是平原作戰卻不一定厲害,程伯伯和我舅父大人在這方面是行家,兩軍若在平原相遇,想必二位應該不會吃虧,剩下的由陛下帶領,直取平壤,平壤若克,擒獲了高麗王高藏和泉蓋蘇文,高句麗便算是征服了一大半了,那時候楊萬春也無計可施。」
程咬金沉思半晌,點了點頭:「娃子說的有道理,算是完全之策了,不管怎麼說,安市城咱們不能再打下去,遲則生變,若等到泉蓋蘇文那老小子調齊了兵馬,與楊萬春配合起來對咱們來個前後夾擊,樂子可就大了。」
李素苦笑道:「可惜,陛下說過,
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