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向!」徐庶肯定地道,隨即將密報在眾人面前攤開,說:「主公且再斟酌一番益州的整個部署,煩請沮治中和元龍也看看!」
三人狐疑,再度聚攏端詳。
片刻之後,王旭、沮授、陳登皆是齊齊大訝,面面相覷,有些茫然。
陳登更是率先出口:「主公,這是因為益州軍發生變故?還是那法正一時迷糊?怎麼好好一個連環計,硬是放棄了最重要的一環,生生錯失徹底擊敗我軍的良機?」
「是啊!」沮授也隨之接口。「此計着實奇妙而詭異。」
「這法正先虛張聲勢,讓少數人頻繁出動,佯裝成大隊人馬,做出意欲攀山路,奇襲我軍糧草所在的樣子。然後卻每每讓我方察覺,等趙將軍出兵攔截,才發現對方並沒幾個人,還遠遠看到我軍便逃。」
「趙、周二位將軍隨之判斷乃是疲兵之計,或者妄圖無中生有,暗中派遣數十兵士偽裝成山民,監視各處山嶺小道,大軍則裝作無動於衷的樣子,這一段,雙方佈局倒是沒什麼問題!」
「嗯!不錯。」眾人隨之點頭附和。
沮授繼續說道:「隨後,法正果真使出無中生有一計。出動三千精悍步卒抄山路襲擊,被探子發現。趙將軍果斷率兵截擊,敵軍敗退。」
「關鍵就在這後面部分,從此後的戰報來看,法正顯然早就料定,趙雲能夠識破這無中生有之計,所有此計乃是他詐敗的前奏。」
「當趙將軍誤以為已經識破敵軍計謀,率軍追殺時,法正派遣五千兵士來救。隨後又被趙將軍擊敗,一路追擊。這時趙將軍認為決戰時機已到,派人通知留守大營的周智將軍正面出兵,先行攻打敵營,他則繼續趁勝追擊敗兵,準備尾隨敗軍沖亂敵營。」
「兩人分頭行動,確實成功。周智將軍攻打敵營,發現敵營兵士只有三千餘人,發力猛擊。隨後,趙雲追擊益州敗軍從另一路趕至,瞬間引起大營敗退,兩人合兵一處。繼續追擊。」
「等即將追至被伏的隘口時,趙、周二位將軍發現敵軍數量差太多,足足少了近乎一半人不知去向,從而為謹慎起見,由趙雲將軍率精銳在前猛追。周智率大部在後壓陣,最終趙將軍前部在隘口被伏。」
「此後。益州敗退的兵士隨之反撲,意味着法正圖謀奏效。好在周智將軍率領後部進擊,救出了趙將軍的前部,兩軍跟着敗退回營,這一切佈局雖然精妙,但也沒有詭異之處。」
一口氣說到這裏,沮授終於停頓下來,目光中全是難以置信。「可為什麼,我軍敗退回營的路上,會遇到足足萬人狙擊?一萬人怎麼可能出現在那兒?這是絕對難以置信的?」
「是啊!」徐庶感嘆。「縱觀這法正佈局,一環扣一環,狠辣無情,怎會犯這麼淺顯的錯誤?這一萬軍士既然能在我大軍敗退回營的歸路上出現,顯然是早就隱藏好的,在我大軍追到隘口,並且被伏擊的這麼長一段時間,為何不直接襲擊我軍後方大營?」
陳登也跟着接口:「是啊!戰報上說,當時大營只有霍篤率領三千弓弩手留守,益州這支詭異的馬步兵足足一萬,若是那時出其不意襲擊大營,哪裏會給我軍絲毫機會?必然全線敗退,後果難料,何必等着阻擊我們敗退的大軍?這豈非捨去熊掌而得白米乎?」
聞言,沮授也總結似的說道:「元龍所言甚是,若是吳蘭、雷銅等輩,恐怕有可能在勝利中忘卻,可一個布出那等精妙計劃的人,沒注意自己計劃中可以致命的點,那是難以想像的。無論怎麼看,我都感覺,這是法正在放我軍一條生路!可為何如此?他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眾人沉默,都不知如何回答,片刻之後,徐庶眼睛一亮,突然接口道:「莫非這法正雖才華卓著,但貪戀權勢,不欲戰爭迅速結束,而是打算在此多立戰功,以得高官厚祿?」
「有可能!」沮授和陳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如此猜測。
但王旭沉默不語,暗暗搖頭:不會啊!法正此人雖然記仇,但歷史記載其一生的舉動,從未有任何一點,體現過這種因貪戀權勢而耽誤大局的舉動,連諸葛亮也敬佩其顧全大局,若是貪戀權勢之人,那麼多年,早被諸葛亮給整下去了。
不過這也說不準,誰知道歷史記載是否完全正確,也不一定能反應出私下的鬥爭,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