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和,「陛下曾言,突厥崽子甚是愚笨,也無信義可言,之前他們還分兵了,這會又來跟咱們說話,怎能信他?」
李靖心說,就知道會是如此,這也是他不願跟鄭從師多做廢話的原因所在,他這裏口風一軟,趙世勛等人肯定不滿意。
所以沒有必要跟突厥人耍弄計謀,不然便宜不好占,還可能導致自己人生出怨言,何苦來哉?
不得不說,一旦涉及到軍事,李靖的智商就佔領了高地,不是平時那個李藥師了。
「兩位將軍所言極是,那咱們不妨來猜一猜,突厥人何時會退兵而去?」
坐在側後方的公孫安聽了這話,不由抿嘴一笑,看向兩位領兵將軍,很想聽聽他們怎麼個說法,應該不會像自己一樣東拉西扯,含糊以對吧?
趙世勛滿不在乎的笑道:「這還用猜?那些突厥崽子肯定凍的受不了了,又沒帶多少糧草,要是換了俺來領兵,這會不走還待何時?」
劉仁軌同意的點頭,只是他想的比較多,「也許還要看看東邊的戰況,若是高句麗人來援……」
不等他說完,趙世勛搖頭道:「高句麗人要是能來早就來了,這裏是什麼地方,高句麗人的王城所在,失了平壤城,高句麗也就亡了。
也就是阿史那多聞太過蠢笨,才會被高句麗人引來與咱們作對,一見突厥人拿咱們沒辦法,高句麗人肯定躲的遠遠的,才不會拼死來援。
再說李將軍又不是吃素的,高句麗人敢來,在後面斷了他們的糧道,怕是他們就得和突厥崽子一個下場,冬天裏都得凍死在這裏。」
說到這裏,他轉頭看向李靖,「與其說這些,咱們不如想想怎麼把突厥崽子留下來,這可是好機會,捉住了阿史那多聞,遼東不戰自平,都督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還真是有道理啊,公孫安在那裏默默咂摸了一番,覺着學到了不少東西。
劉仁軌眼中閃過幾許熱切,河北降將,缺的就是功勞,真要是能把阿史那多聞率領的突厥人一勺燴了,那可是大功一件。
此戰過後,他劉仁軌也就摸到了大將軍的門檻了……
李靖心中已有定計,「說起遼東,那俺就要問兩位一句了,遼東應已為阿史那多聞所據,兩位說遼東有阿史那多聞好呢,還是沒有阿史那多聞強些?」
趙世勛愣了愣,默然不語,他可沒那樣的遠見,能把握如此大局。
突厥王庭如何,突厥東方汗又如何……若是真把阿史那多聞留在這裏,那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足以讓最英明的將領也頭大非常,何況是他趙世勛了。
…………
戰場上詭異的平靜了下來,好像大家都在等着深冬季節的到來。
趙世勛說的不錯,阿史那多聞到底還沒笨到一定程度,想把自己和自己的部下都葬送在平壤城外。
數日之後,天空飄起了雪花,阿史那多聞率軍北歸。
因為丸都城離着不算遠,突厥人走的也不算很快,倒是沒顯出多少狼狽之像來。
只是就這麼灰溜溜的走了,要硬生生咽下多少苦水,只有阿史那多聞和他的部下們知道。
回去的途中,突厥人可沒客氣,沿路高句麗人的塢堡,都被突厥人屠戮一空,泄憤一樣殺了不少人,搶奪了一些糧草,算是稍稍彌補了一下損失。
而派出去的那五千人,一直沒什麼消息傳回來,讓阿史那多聞心疼的直抽抽。
這次被高句麗人哄騙南下,里里外外突厥人損失可大了去了,阿史那多聞所寄望的遼東王,經過此戰,好像也已離他越來越遠。
回到丸都城,阿史那多聞根本不敢久留,只留下一千多人在丸都城駐守,他自己則帶人匆匆西去。
…………
突厥人一旦離開,平壤城的戰局一下便清晰了起來。
統一了思想的唐軍,沒有做出把突厥人留在平壤城外的努力。
等突厥人退兵遠走,李靖立即命陳圓,蘇定方,裴行儼等人率軍與他匯合。
天氣越來越冷,可平壤城下的戰火卻熊熊燃燒了起來。
唐軍大軍雲集於此,稍一休整,便四面環攻,不再留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