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他都清楚的看在眼裏,這支應州軍確實就象多爾袞和岳托所描述的那樣犀利。不過現在阿濟格認為,多爾袞和岳托顯然還是低估了岳陽和他的應州軍,這支軍隊比他們描述的還要可怕!
「多羅郡王,怎麼辦,咱們還要打麼?」一旁的揚古利看了一下依舊在己方陣前不斷徘徊的五六千明軍騎兵,一面低聲問阿濟格。
阿濟格緊咬着牙齒,死死的盯着在前方耀武揚威的明軍。從前面的明軍的旗號上他已經認了出來,那些明軍共有三支,一支是宣大鎮的虎大威,另外兩支則是遼東鎮的吳三桂和何可綱,對於這三人阿濟格還是聽說過的,要是換了往日,這三人根本就不妨在他眼裏,只要給他三千精騎他就有把握擊潰他們,可今天自己坐擁七八萬大軍,竟然連讓人欺到門前而不敢出戰,這實在是一眾莫大的恥辱。
阿濟格面色鐵青的望着前方,有好幾次他都想指揮全部大軍全部殺過去,一鼓作氣將對方全部殲滅。說實話,如果不計損耗的話,他還是有把握將前面那些明軍和岳陽率領的那支應州軍全部殲滅,畢竟七八萬人馬一擁而上,就是耗也耗死他們了。可是他不敢,大清的人口實在是太少了。如今的大清滿打滿算人口也不過六七十萬,雖然大清實施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可全國湊起來的兵力也不過十七八萬,就這麼點人馬還要控制廣闊的遼東、蒙古和朝鮮一部。
此次南侵他帶來的兵力就已經佔到了大清全國兵力的一半,如果有什麼閃失的話那麼對大清來說就是一場近乎毀滅性的災難,由此帶來的後果是無法想像的嗎,很可能會帶來連鎖反映,那些不安分的朝鮮人、蒙古人和明國遼東鎮的兵馬很可能就會狠狠的撲上去,這樣的後果阿濟格只要一想就會不寒而慄。
而在明軍的本陣里,站在盧象升身邊的楊國柱、王朴、唐通以及遼東鎮各個將領卻是看得直抽涼氣。
盧象升的贊畫兼幕僚楊廷麟站在盧象升後面,嘴裏喃喃的說道:「這岳陽的應州軍果真是犀利至此,名不虛傳……名不虛傳啊!」
王朴也長大了嘴巴,連口水流出來都沒發覺,剛才的仗他也看到了,他可以肯定,要是換了自己在同等兵力下和滿清兵馬這麼打,他絕對撐不過半個時辰就會崩潰。
楊國柱也是一臉沉思,他是宣大鎮的總兵,岳陽是北路參將,按理來說應該歸他管,可岳陽實在太過強悍,這麼一來自己就有必要重新考慮今後和他的關係了。
不提宣大鎮的將領,那些遼東將領們也是看得目瞪口呆,隸屬與遼東鎮的他們和清兵打交道是最多的,何曾見過這樣容易到來的勝利,更何況這打的還是清兵的正規精銳。
盧象升則是一臉的激動,他從剛才的這一仗中看到了希望,勝利的希望。此時盧象升也看到吳三桂三人的七八千騎兵正在清軍陣前徘徊尋找戰機,他心中的熱血瞬間沸騰了起來,一把抽出了腰間的寶劍大聲喝道:「將士們,一雪前恥就在今朝,所有人馬立刻前出追擊,殺啊!」
………………
崇禎九年六月二十五日,阿濟格率領的南侵十萬清兵和盧象升率領的明軍在良鄉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在這場大戰中雙方損失慘重,盧象升部以損失八千餘人的代價殲滅了清軍一萬五千多人,取得了空前的大捷。
阿濟格便戰便撤一直撤到了昌平,盧象升率部一路追擊,以五萬餘人的兵力和昌平的八萬清兵對峙,期間雙方又戰了幾場,各有勝負。
隨後的日子裏,明軍的援兵紛紛聞訊趕來,明軍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截至六月三十日,明軍的規模依然超過了清軍達到了十三萬人。
阿濟格看到再也耗不下去了,於七月一日夜間連夜率部從昌平撤軍向渤海所撤退,軍中的大部分輜重,還有掠獲來的人口財帛也被他全部放棄。
崇禎九年七月六日,一名後背插着一面小紅旗的騎兵騎着戰馬在北京城的街道上飛馳而過,他一路狂奔的飛馳到了永定門,一邊嘶聲力竭的大聲喊道:「大捷……昌平大捷……盧督臣率領大軍與昌平大捷,將建奴趕出關內,斬首無算!」
暖香閣里,崇禎看着手中的捷報,熱淚終於奪眶而出……(未完待續。。)
(.)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