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藥為目標來發展,你認為是否可行?」湯公問出了具體的步驟,這已經是政策諮詢的程度了。
楊銳認真的思考片刻,道:「總體上,我認為四個或者五個五年計劃,應該能看到成果。不過,藥物研發的成本這麼高,還是應該以企業為主體,充分考慮收益的,否則,再富裕的國家財政,也支撐不了這樣漫長而巨大的投入。就目前來說,我認為推行gmp就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是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國內的醫藥公司的主要問題,還是太多了。不論是美國的經驗,日本的經驗,還是北歐的經驗,醫藥公司都是越大越強的,兼併重組也是必然的途徑,國內目前有4000多家製藥企業,實在太多,做仿製藥的仿製藥都分不勻,開發原創藥……」楊銳呵呵的笑兩聲,繼而搖頭,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道:「我認為,國內藥企保持在100家左右就很多了,短期內,將藥企的規模控制在1000家是必須的。」
歷史上,gmp制度的推行,將中國的醫藥公司從4000家一路減少到了2000家,而楊銳的態度自然更堅決和激進,畢竟,就目前那些年產值幾百上千萬元人民幣的小藥廠,基本都是地方保護產生的孽種,市場競爭力是完全沒有的,甚至某些藥企現在就處在虧損狀態——在政府公權力提供原料保障,並且藥品採購政府化的情況下,還能產生虧損,這樣的藥企別說價值了,生產出來的都是偽劣產品,只是病患沒有選擇權和反抗權而已。
三位大佬則不由的陷入了深思,喬公更是一下子來了精神,他是贊成對國內企業進行大規模兼併重組的,從醫藥企業開始,則是有律博定的誘因,若是因此而能施行全行業的關停並轉,自然更符合他的施政理念。
湯公和李老的施政理念要更平和一些,但楊銳的說法,卻讓兩人的立場發生了動搖。
的確,4000家製藥企業確實是太多了。
中國的經濟政策一向是傾向於大而全的,因為計劃經濟的體制下,小而美的公司幾乎是不存在的,而且意味着高到難以達到的管理成本。
中國的鐵路業,重型機械製造業,石油業、金融、通信、航天等領域,都是一家獨大或者數家壟斷的模式,就目前來看,還都是運作的比較好的行業,尤其是相比煤礦、紡織之類的行業,管理效率和利潤率都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醫藥行業要發展,4000家製藥企業肯定是不行的,甚至可以說,4000家藥企的存在,讓整個製藥行業的生存都受到了挑戰,現在是有國外的外包訂單,讓許多藥企都活的頗滋潤,但就依靠這樣的低端進出口,又能延續多久?
因此,縮減藥企的規模幾乎是必須的。
湯公和李老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在楊銳作答之後,漸漸的陷入了沉思。
喬公乘熱打鐵的道:「楊銳,關停並轉是個大命題,你也談一談。」
楊銳猶豫了一下,道:「這個是管理學方面的內容。」
&就談藥企的,醫藥行業是你的本行嘛,再說,你之前不是就有這方面的建議嗎?」喬公毫不遲疑的將楊銳賣到了台上。
楊銳推脫不去,猶豫了一下,道:「就我看來,藥企最需要的是資金,其次才是技術和設備,人力方面的需求是最低的。相比機械製造業,藥企的自動化程度可以提的很高,因此,雖然需要熟練工人,但數量的要求其實是降低的。換句話說,兼併重組藥企,最重要的財務上的統和,其次是技術上的提高和互補,然後是設備的添置和互補,最後,大概是要分流大量的工人。」
楊銳沒有用淘汰或者裁員這樣的詞語,因為在「下崗」這個概念提出以前,工人是終身制的職業,偶爾出現關停並轉的國企,也是要重新分配工人工作的。
儘管如此,分流依舊是一個殘酷而難以避免的話題。
喬公卻是早有設想,看向湯李二人,道:「我看,楊銳說的很有道理,咱們要不做個試點,就用生產律博定違規的京西製藥總廠為試點,怎麼樣?」
&西製藥總廠的規模很大吧。」湯公抬頭。
喬公就是想要大的,立即道:「大有大的好處,能充分的發現問題嘛。再者,衛生部報上來的處理意見,就是關停並轉,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