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親眼看到軍隊。
國教這麼做究竟是什麼意思?向唐家和朝廷示威?擔心教宗的安全?又或者是想要恐嚇汶水城裏的某些人?
身為欽差的中山王離開松山軍府後,沒有即刻回京,而是代表皇帝陛下巡示北方諸軍府,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在擁藍關,第一個想到的問題不是這些,而是國教中人居然沒有去蔥州?
那日凌海之王等三位國教巨頭,帶着兩千護教騎兵,以雷霆之勢殺到松山軍府,借着教宗遇刺一案,極其強硬地奪走了松山軍府神將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來的太過突然。
那兩千餘騎國教騎兵一直駐紮在潯陽城周邊,去往松山軍府的路途上多是荒原,能夠瞞過朝廷的視線可以理解,問題是那三位國教巨頭何時出的離宮,京都方面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
朝廷自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三位國教巨頭帶着兩千國教騎兵離開松山軍府後,行蹤一直在大周軍方的掌控之中,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正在向蔥州軍府前進。
這也是朝中很多人都預料到了的事情。
國教擺出如此大的陣勢,自然不可能只為了松山軍府這一個位置。
蔥州軍府偏西,條件艱苦,又極其重要,最關鍵的是,這裏是薛醒川當年崛起的地方,即便他已經死去了三年時間,朝廷進行了多次肅清,依然不可能把他的影響力完全清除。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蔥州軍府都應該是國教的下一個目標。
誰能想到,三位國教巨頭和兩千名護教騎兵,竟是連夜翻越了那片死氣沉沉的石山戈壁,突然出現在了汶水城外!
國教方面究竟想做什麼?難道那位年輕的教宗陛下真的發了瘋,準備屠汶水?
中山王終於開始思考這些事情,神情越來越冷峻。
他根本不會相信這種荒誕的推論,因為他很確信,那位年輕的教宗陛下做不出來這種事情。
而且兩千騎兵就想屠汶水?這也太過低估教宗陛下的智商和唐家深不可測的實力了。
便在這時,軍府外的街道上忽然響起一陣歡呼聲。
中山王微微皺眉,問道:「何事?」
過了片刻,府外的聲音沒有停歇下來的意思,反而越來越響亮,似乎整個擁藍關都在歡慶什麼事情。
建熙神將走進軍堂,聲音微沉說道:「剛收到的消息,新一批的硃砂丹明天開始分發。」
中山王的眼神越來越幽深,心想教宗陛下智商如何不知,但氣度確實非凡。
……
……
汶水乃是世間有數的古城,時值深冬時節,殘雪黃葉相映,景物更顯幽深。
看着斑駁古舊的城牆,看着那些歷經數百年風雨而不變的招幌,任誰都能感受到其間的厚重的歷史。
想着城裏的那個世家,這份厚重歷史意味上更會添上幾抹滄桑而強大的感覺。
即便是凌海之王,進城後情緒都不像往常那般暴躁,變得有些沉默寡言。
他掀起窗簾,先看到了街畔那些或站或跪的民眾,然後看到了一片水光。
汶水城比京都偏北,穿城而過的這條名河在寒冬時節卻依然不曾結冰,其間自有源源不盡之意。
只有河畔那些染着霜的草,與兩三朵明顯已經凍斃的小黃花,證明天時難逆的道理。
到了道殿外,車輦停下,凌海之王順着林間那道石階向里走去,白石道人與桉琳大主教隨在他的身後。
幽靜石階的盡頭,便是後殿的神門。
門裏種着一株梨樹,樹下站着一位年輕人。
凌海之王不喜歡這個年輕人。
從來都不喜歡。
哪怕後來知曉對方國教正統傳人的身份,他還是無法理解自己無比尊重的教宗陛為何會指定此人為繼承者。
在他看來,這個年輕人雖然談不上懦弱,但還是缺少鋒銳之氣,死氣沉沉,毫無趣味。
沒有趣味,便意味着無愛憎,沒有強烈的愛憎,便不會懂得什麼叫責任。
直到此時此刻,他看到梨樹下的身影,才隱約明白了些什麼。
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風入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