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壁那一條四五米的林間大道,杜遠舟陷入苦苦的思考之中。
經過苦思冥想,他大腦里突地一下蹦出來了靈感,似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思路。杜遠舟三步並兩步,來到六水河岸邊,然後仔細觀察周邊地形和環境,等一番查看之後,頓時欣喜不已。
這條波濤洶湧的六水河,使他不由得想起了雲南的怒江,雖然兩者事實上並沒有可比性,六水河流量比怒江小了許多,至於六水河之名在祖國眾多名河大江之中更是不顯。
說起怒江,幾乎所有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它是我國西南部重要一條河流。一直被外國人稱為「東方大峽谷」的怒江大峽谷,水流湍急、洶湧澎湃、落差極大,兩岸的碧羅雪山、高黎貢山層巒疊嶂、危岩聳立、懸崖陡峭。自古以來,這裏交通十分不便,正所謂「岩羊無路走,猴子也發愁」。
除了幾處水勢稍緩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擺渡外,其它地方既無法架橋,又不能涉渡。但即使如此,也難不倒有智慧的先民們。
生活在怒江兩岸的傈僳族、怒族、獨龍族和漢族人民,發明了一種叫做溜索的古老渡江工具,往來飛渡,運送物資。也正是靠這種獨特的「橋」,保持着彼此間的交往與聯繫。
前世的杜遠舟,曾經去過那裏旅遊!當時,看溜索、玩過溜已成為雲南省怒江自治州開發的世上獨一無二的旅遊項目,吸引了無數遊客及探險愛好者。
看了六水河兩岸環境,杜遠舟發現,正好適合安裝溜索,只要用兩條或一條繩索,分別繫於河流兩岸的樹木或其他固定物上,一頭高,一頭低,形成高低傾斜。這樣就可以輕鬆解決楊杖子村當前的燃眉之急。
等安裝外幣,過渡者將竹、木製做的溜板或特製座位,吊在繩索上,藉助於繩索的傾斜度,溜向彼岸。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溜渡往來的貨物、牲畜等,甚至還可以溜渡人。
想到這裏,杜遠舟喜上眉頭,正如趙萬成所言,一旦村里所存的貨物賣出去了,提留款問題也幾乎差不多解決了,至少已經成功了一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