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義,就越知道史料典故,雖然建州女真沒有打進關內,可大家都知道金國和蒙元做過什麼,知道在開始時候會有什麼樣的悽慘遭遇,而且他們比黎民百姓更知道如今的局勢,知道官軍的糜爛,知道多麼危險。
從前沒有人指望趙家軍做什麼,把他看作規矩好些的流賊而已,而到了現在,大家突然覺得沒那麼慌張了,有趙家軍這樣的強軍護持,大家不用擔心會被韃虜禍害,不會擔心這華夏變色
讀書人們這麼想,百姓們的看法就更簡單,大明橫徵暴斂,殘害地方,然後卻在外面一場場吃敗仗,現在來了個講規矩的,而且主動出去打,為國爭勝,這樣的勢力怎麼不比你大明好,這樣的力量自然要擁護,也值得去擁護。而在登萊兩府的遼鎮難民,對趙家軍的行動更是感激涕零。
山東本地士紳對遼鎮逃難而來的軍民深惡痛絕,遼鎮過來的官兵和難民也的確在山東地方上為非作歹,可他們也想着打回去,想要回歸故土,想要給受難的親眷和鄉親們復仇,在山東這些年受到的歧視和困苦更是加強了這種心思,可朝廷做不到,開始時候或許還有幻想,但這些年下來,已經幻想散盡,很多人甚至已經絕望,知道不可能了,誰能想到,一直是被認作反賊的徐州人能做到。
開始時候錯愕,覺得這實在荒誕,可認真想想,卻發現這個還真有希望,官軍爛到什麼地步大家都心裏有數,而趙家軍強成什麼地步大家也都是見識過的,這樣的強軍渡海,或許會痛擊那如狼似虎不可一世的建州女真,或許真的可以將遼東奪回來,那樣的話,大家就能回家了。
想通這個,對趙家軍的觀感一下子就是翻天覆地的改變,登萊兩府的遼鎮軍民立刻迸發出極大的熱情,都是涌到登州軍港那邊,自恃有幾分勇力武技的就要從軍,沒有上陣勇氣的則是想要儘可能的幫忙。
簞壺食漿,萬民景從,當年戚繼光俞大猷在東南抗倭時候的景象,今日裏在登州府看到了,而且還是在一支「反賊」的隊伍上看到。
士紳百姓都有選擇,商人們則是看到了機會,趙家軍在別處口碑各異,但在商界卻是名聲極好,照價付錢,公平買賣,以雲山行這樣的個頭已經不必做了,但云山行做得比其他人更好,更不要說徐州和雲山行那層出不窮的發財點子,燒酒、集市、鐵器、海貿甚至他設立港口和收稅的方式,這些事大家也都在做,卻沒有人像趙家軍這麼做,能讓人賺這麼多。
這次大軍去往登州軍港,儘管已經在登州府城那邊做了些準備,可倉促間的急動,物資還是有些不足,自己調撥已經來不及了,雲山行直接把銀子撒了出來,甚至按照比市價還高的價錢收購,給現銀,還比市價高,有得賺大家為什麼不賺,而且雲山行上下都在向外放出消息,這次去往遼東,商機無限,是要發大財的。
放出這消息的用意大家都懂,無非是引着大家出錢出力,可這消息不是誆騙,以山東商人們的了解,已經有經營遼貨的豪商傾其所有來資助大軍,就是要賭這一鋪,只要贏了,那日後的金山銀海都完全可以想到,有榜樣在前,大家自然紛紛跟上,甚至有人把這件事當成招股,抓緊時間參股,免得日後看別人發財後悔。
各階層對趙家軍的北伐遼鎮或是善意旁觀,或是全力支持,只有大明的官員們心情複雜,已經有出身遼地的官員開始辭官,等山東那些人心惶惶的官員們此時則是不知道如何抉擇,天下大勢到現在已經可以看明白了,趙家軍若是平定遼東,那麼今後沒什麼懸念,但若是這次渡海遇到什麼波折風險,那就元氣大傷,鹿死誰手還是未定,很多人都想起忽必烈派船隊征伐倭國的舊事,那是一場大風導致了全軍覆滅,這次會不會有?誰也說不準,畢竟海上風大浪大,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
趙家軍登船渡海,征伐遼鎮的消息已經得到了確認,這個確認也最快的送到魏忠賢手上,看到後,魏忠賢面若死灰。
******
謝謝大家
第1350章 大義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