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他又不想自己承擔,乾脆就直接請示內閣大學士,所以才會拿着軍報來到謝遷的府邸。
謝遷原本想接過奏本,瞧瞧裏面是何內容,但見馬文升正打量他,心中一動反而縮回手去,搖搖頭道:「此等機密之事,還是上呈聽為好!」
熊繡意識到什麼,趕忙將奏本收起來,道:「謝閣老的是。」
就算明白眼下做的事不合規矩,熊繡卻知道,只不過是謝遷覺得場合有些不對。是上呈聽,但弘治皇帝這會兒根本就沒有處理軍政事務的能力,如今七人的顧問團,再加上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幾乎可以決定朝廷目前大部分事務。
熊繡在顧問團中,官職不能最低,但影響力卻無疑是最的,畢竟別人不是內閣大學士就是尚書、勛貴,唯獨他只是兵部左侍郎。
從目前的情況看,劉大夏很難從寧夏鎮「全身而退」,作為劉大夏左右手的熊繡顯得有些進退失據,因為他很可能會因為劉大夏落罪而受到牽連,畢竟目前西北戰事一步錯步步錯,劉大夏在邊關固然要擔負責任,但朝中的職司衙門就能置身事外?
熊繡有意向謝遷靠攏,就是希望藉助謝遷的力量保住他頭上的烏紗帽。
誰都知道在張家口堡和宣府鎮城失守後,謝遷在朝中地位不降反升,主要是沈溪有先見之明,謝遷沾了孫女婿的光。
謝遷道:「汝明,你這就隨老夫進宮……馬尚書是否同行?」
馬文升原本只是來謝府,跟謝遷做一些私下的交流,但眼下得知隆慶衛給沈溪調撥了兩千餘援軍,這事情可可大,為大局着想,不得不進宮商議,七人的顧問團眼看又要聚攏,商討的結果會通過蕭敬傳達給弘治皇帝。
蕭敬作為皇帝的耳目和代表,具有一票否決權,如果蕭敬覺得不該上呈給皇帝知曉,那就會讓朝中大臣自行解決。
如果蕭敬覺得幾名大臣商討的結果不合他的心意,就會改變商議的結果,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上奏皇帝。
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在朱佑樘不理政務後,蕭敬手頭的權力無疑一錘定音的作用,這也是為何歷史上明朝會有宦官權傾朝野的原因,體制決定了宦官的特殊地位,一旦皇帝放權,宦官就有可能總攬軍政大權。
馬文升、謝遷和熊繡三人匆忙從謝府出來,兩位相對年輕點兒的選擇乘坐馬車,年老體邁的馬文升則乘坐轎子,三人前後腳往紫禁城方向而去。(未完待續。)
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