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璟在中軍大帳內接見了名羌人長老,這是生活在張掖郡南面、靠近大斗拔谷地區的幾支羌人部落的代表,他們沒有想到這支騎兵的統領竟然就是漢王本人,而且漢王對他們熱情接見,令他們十分感動。
人都會說漢語,其中一名須雪白的老者感慨道:「我們在張掖郡生活了幾年,世代都為朝廷養馬,朝廷也沒有虧待我們,不僅免除稅賦,而且所養戰馬都得到朝廷的糧食補助,我們幾個部落人丁繁衍,都從最初的幾人增加到幾千人,生活也比較富足,但至少南宮佔據了張掖,我們生活就完全變樣了,不僅要戶抽一丁去為他打仗,而且每年新增的戰馬和牛羊要上交一半以上,我們個部落原有五十萬頭=只羊,現在只剩下二十萬隻,牛馬也是一樣,生活一下變赤貧了,我們做夢都想擺脫南宮的控制。」
老者的話強另外兩人的同感,說到痛心處,人都忍不住潸然淚下,劉璟連忙安撫人道:「漢軍這次來河西走廊,就是為了恢復原來的秩序,我們要求各個部落**,各個部落的命運應由各個部落自己決定,統一接受官府管理,絕不會容忍南宮這種殘酷剝削其他部落的所謂『羌王』存在,所以大家放心,這一次漢軍一定會剷除這個羌人毒瘤,還廣大善良羌人以自由。」
名老者考慮的只是本族人的利益,絕對不會考慮一個強大的、統一的羌人政權出現意味着什麼,但劉璟卻很清楚,無論是氐人還是羌人,一但形成強大的胡人政權,那就意味着漢王朝將很可能會失去河西或者隴西,這是他絕不能容忍。
對於南宮這樣的羌胡梟雄之輩,只能在其尚弱時進行無情地打擊,徹底使羌氐人恢復從前的一盤散沙狀,只有羌氐大小部落各自為陣,只顧各人利益,才有利於官府分化他們。
劉璟當然也知道,南宮為什麼要殘酷剝削羌人各部落,他並不是完全為了個人享受,而是為了建立一支專職軍隊,打破從前的部落軍隊,而這恰恰是一個胡人王朝強大的基礎。
名老者皆感激不盡,紛紛表示,願意湊五萬隻羊犒勞漢軍騎兵,漢軍也正好缺乏糧食,對於羌人的熱心奉獻,他也不客氣地笑納了。
「你們的羊我自然也不會白要,等恢復張掖官府後,我會讓官府在牧場面積上給予你們一定的照顧,作為你們今天擁戴漢軍的補償。」
名老者大喜,又立刻表示願意將犒勞的羊只數量增加到十萬隻,劉璟也是一一笑納,雖然平均一名士兵六隻羊,這似乎多了一點,但軍糧嘛!劉璟從來不會嫌多,可以在需要之時,再來取羊
正如法正的預料,武威郡的失敗給南宮帶來了大的麻煩,不僅使他損失八千直屬騎兵,有限的兵力遭到重創,更重要是他的威望受損,開始有部落不再聽從他的命令。
先便是靠近武威郡的二十幾個部落率先拒絕了南宮的徵兵要求,也明確表態,不再向南宮繳納份羊,其次是大斗拔谷一帶的幾個部落也拒絕出兵,他們理由是要保護本族婦孺安全。
隨着萬漢軍從武威郡進入張掖郡,這股反叛風潮由南至北,越來越多的部落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往年徵兵,十天內可徵集五萬軍隊以上,但這一次只有張掖城附近的部落派兵參戰,人數也只兩萬出頭,加上兩萬直屬軍,目前南宮手中的軍隊只有四萬餘人。
張掖城的王帳內,南宮背着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顯得十分氣急敗壞,他剛剛得到消息,靠近武威郡的驪靬縣和番和縣五千羌兵投降了漢軍,這是第一起羌兵投降事件,但南宮知道,這絕不是最後一起,只要開了頭,就會不斷有羌兵投降漢軍。
更讓南宮心煩意亂的是,漢軍中有一支專門克制騎兵的軍隊,叫做重甲步兵,使用堅無不催的斬馬刀,事實上,對於斬馬刀,南宮絕不陌生,他自己就收藏着一把,還是當年他賣戰馬到江夏時,劉璟親自贈送給他。
南宮被這把長刀的堅固和鋒利所震驚,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渴望也能鑄造出這樣的刀,他向劉璟提出精鐵的條件,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得到鑄造斬馬刀的精鐵,但劉璟並沒有滿足他。
他只能用其昂貴的價格向粟特商人購買來自西方的鑌鐵,他手中已經有幾萬斤上好鑌鐵,卻又缺少能鑄造刀劍的名匠,為此他派人去江東會稽郡,以高價聘請鑄劍名匠,可惜
第725章苛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