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宓先下去休息了,內堂上只剩下孫權君臣人,這時,孫權嘆口氣道:「我們究竟要不要曹軍離去?」
張昭遲疑一下道:「之前吳侯不是公開表過態,希望曹軍撤離江東嗎?」
孫權搖了搖頭,「那是去年十一月的事情,當時曹操和曹丕都沒有理會,現在形勢又有不同,曹軍已經撤回淮河以北,如果江東的曹軍再走,恐怕我就沒有助力了,但曹軍若不走,我又無法負擔軍隊的錢糧開支,說實話,我處境兩難啊!」
說到這,孫權又取出一封信,遞給張昭和步騭,「這是前天曹操命人送來的一封緊急快信,曹操的意思是希望我們能公開挽留曹軍。」
張昭和步騭都不由一愣,他們竟然不知道曹操送來了這封信,吳侯也沒有告訴他們,張昭急接過信看了一遍,孫權注視着他問道:「布是什麼態?」
張昭將信遞給步騭,沉吟半響道:「微臣以為曹操是受制於和劉璟的協議,不得不表示撤軍,但他又不想離開江東,所以就希望由我們來挽留,這樣他就可以給劉璟一個交代。」
「長史的意思呢?」孫權的目光又轉向了步騭。
步騭嘆了口氣道:「曹操是想把責任推給我們,其實責任什麼倒無足輕重,關鍵是漢軍是否會從湖撤軍,如果漢軍不肯撤,那曹軍也最好留下,但如果漢軍肯撤,曹軍也就沒有必要留在江東了。」
步騭看得很透徹,直接點到了問題的根源,最好雙方艘能撤軍!
只是漢軍撤軍的要條件是曹軍要離開,這就使得江東必須冒一個險,先讓曹軍撤軍,然後再和漢軍談判,孫權沉思良久,終於點了點頭,「曹軍留在江東,作用其實也不大,反而會給劉璟一個進攻的藉口,也罷!我們就明確表態,曹軍必須撤離江東。」
.........
毗陵郡也就是今天的常州一帶,在國時期,這裏是江東的屯田重地,江東特地在此設置了毗陵典農校尉,負責屯田。
但在合肥之戰期間,曹操為了協助江東對抗會稽郡漢軍,命大將于禁率兩萬軍隊進入江東,便駐紮在毗陵郡,一晃已過去了大半年,嚴重影響到了江東在毗陵郡的屯田。
此時合肥戰役已經結束,曹軍全部退到了淮河以北,按照雙方的協議,于禁的軍隊也必須退到淮河以北,只是于禁的軍隊是由曹操親自部署,不屬於曹丕管轄,所以他的軍隊北撤,必須要有曹操的命令。
當然,曹丕和劉璟簽署的停戰協議代表了漢魏兩國,于禁也必須遵循,只是這中間有一個時間差問題,需等曹操批准了停戰協議後,再下達命令,讓于禁軍隊北撤。
這是必須要做的流程,用通俗的話說,急也急不來,不過漢曹兩軍不知簽署了多少協議,大多數都沒有遵守,雙方也習以為常,曹操也不會把合肥簽署的協議當回事,在他看來,合肥之戰不過是實力不濟,用一種體面的方式敗退罷了,一旦恢復了實力,他還會派軍隊南下奪回合肥。
同樣,一旦漢軍有足夠的實力,他們同樣也會找藉口撕毀協議,大軍渡過淮河北上,絕不會真的受制於兩年停戰期限。
也正是雙方心中有默契,所以曹操實際上並不想撤回江東的曹軍,他希望用這支軍隊來牽制漢軍進攻江東,從而保住江東。
不過曹操卻沒有考慮到江東的承受能力,沒有想到江東會負擔不起曹軍的錢糧開支,孫權已公開表示,希望這支曹軍能儘快撤出江東。
但更讓曹操為難的是,儘管曹軍已經從壽春北撤,但彭城的漢軍卻遲遲沒有南撤的意思,儘管雙方都沒有明言,但曹操心裏卻明白,如果江東的曹軍不北撤,那徐州的漢軍也不會南撤。
正是考慮到一點,曹操便給于禁發來一封緊急鴿信,信中原則上同意于禁北撤,但要看江東的態,也就是說,江東如果不讓曹軍北撤,那曹軍就繼續呆在毗陵郡,至於徐州的漢軍遲遲不肯南撤,曹操會再和劉璟交涉。
孫權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才派步騭和秦宓同去毗陵,明確表明江東的態,希望曹軍撤離江東。
毗陵縣城外的曹軍大營內,于禁獨自一人坐在大帳內,顯得心事重重,在桌上放着一封信,是他族弟於澤剛剛派人送來。
於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