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稽首,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是拜禮中最重者。
頓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是拜禮中次重者。
空是兩手拱地,引頭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禮中較輕者。這三拜是正拜。
振動,是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
吉拜,就是正拜,男上左,女上右
凶拜,服喪三年期內,或喪禮用的禮節,男上右,女上左
奇拜,只拜一次,奇做奇數之(激)
褒拜,是行拜禮後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也稱「報拜」。
肅拜,是女子之拜,有拜字即需跪地,不過不扣頭,只是微微低頭。比肅拜低一點的,就是「肅」,區別就是,肅不跪。是站立而低頭,雙手自然下垂。
俠拜,女子見男子,女子先拜,男子答拜,女子再回拜,這一套動作就叫「俠拜。
中國傳統禮儀動作詳解
華夏祖先用肢體動作傳遞「雙向對等」「有序有位」的語言,這些動作叫禮。傳遞下來的禮儀動作。承載華夏傳統交手禮
着祖先傳給後人的話語。這些禮儀動作。源自遠古。源自人類沒有語言的時代。是「啞語」,是人皆能懂的「象形字」,是代代承傳的「普通話」。禮儀動作有十,常規禮儀動作有二。攜帶雙向對等、有序有位,缺一不可、兩相適宜的交往原則和做人原則。十種禮儀動作是:拱手禮、一拜禮、兩拜禮、三拜禮、叩首禮、執手禮、推手禮、交手禮、揖禮、鞠躬禮。兩種常規禮儀動作是,初相見、敬父母行一拜之禮,朋友同學同事行拱手禮。
禮儀動作一覽禮名動作適用範圍禮義
拱手禮胸前拱手,後收。前推日常禮儀恭敬,接受,禮讓
揖禮曲臂,抱手,躬身常規禮儀恭敬,給予,接受
一拜禮臂,攏手,躬身30度初相見,敬長恭敬。接受,給予
兩拜禮展臂。攏手,躬身45度,兩次常規大禮恭敬,接受,報答
三拜禮高揖至額,躬身90度,三躬敬天地祖師國恭敬,接受,報答
叩首禮踞坐至地,拜,叩首特定大禮恭敬,接受,報答
執手禮雙手出,長下幼上,長執幼行於長幼之間父慈子孝,師道生尊
交手禮雙手交叉胸前,推出,平示代孔夫子還禮推讓,給予,示之
鞠躬禮垂手,躬身,可深可淺通行禮儀謙恭,接受,禮讓
附手禮雙手附胸腹間,上手男左女右行大禮前站姿誠意正心
1、拱手禮
在胸前攏手,由前向後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視距離遠近,可高,不能低於胸。日常相見禮,送別禮。
2、揖禮
在胸前抱手,輕於抱拳,重於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用於日常行禮,敬長上,同學朋友互敬。
3、一拜禮(拜禮)
展臂,至胸前合,攏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用於初相見,敬長上,行家禮。只行一個。常規大禮。
4、兩拜禮(再拜禮)
展臂,至面部前,攏手。躬身(45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用於向長上行大禮。一般行一個,叫「拜」。最多行兩個,叫「再拜」。
5、三拜禮(再拜額手禮)
立定,挺身,莊重。「雙手附心。」雙手附在胸腹之間,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疊並,兩肘與手成直線。雙手表示「與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剛健,大恆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載,大包容,大豐富,大付出。兩德兼備而各有顯。顯德可以因時因境而變化。「高揖。」雙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額頭前方,兩臂伸直。「行禮(拜)。」頭、頸、手臂皆不動,腰
266.河東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