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關屯事件中,給他體會最深的就是幹部問題,從而暴露出的執政目的和理念問題,也是彭長宜深深思索的問題。能者上,庸者下,所以,在這次大考核中,他就是想將自己的的一些理念灌輸到每個幹部的頭腦中,讓每一個幹部都清楚,幹事,干好事,干老百姓擁護的事,這樣的幹部就有上位的機會,反而則下課。
做官,有人推崇馮道,有人推崇林肯,彭長宜則推崇曾國藩。曾國藩出身農家,資質並非有多優秀,但他卻幾乎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太平天國,封侯拜相,位極人臣,成為「第一名臣」,其後更是直接推動了「洋務運動」的發展,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都對近代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人對其更是推崇備至。
就曾說道:「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蔣介石也說過:「曾氏已足為吾人之師資矣。」的確如此,這個並未掌管全國政權的政治人物,卻能夠識別、培養、造就如此大批人才,「名臣能吏,半出其門」、「薦賢滿天下」之壯舉,在中國的歷史上並不多見,就連討厭他的人在這一點上也不能不服氣。
選官吏,曾國藩看重三個方面,第一要操守好,第二個要官氣少,第三辦事有條理,而且「廣攬」、「慎用」、「勤教」、「嚴繩」。這八字要訣既是對曾氏用人實踐經驗的高度提煉,也是其用人的智慧結晶。
他從不嫉賢妒能,而是樂於為人才搭建平台,使其施展才華。他用的李鴻章、左宗棠、劉坤一等人,無不是一等一的賢能之臣。他們在很多方面比曾國藩還要出色,但是曾國藩決不因此而埋沒他們,這些湘系,在延緩滿清滅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鴻章、劉坤一更是成了晚清的半壁江山。
曾國藩的一生無愧「良弼」和「元輔」的稱號。就連一直和他是冤家的左宗棠都不得不佩服曾國藩的大度能容的相臣風範。曾國藩去世,左宗棠送來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
所以,彭長宜迷上了曾國藩,只要是曾國藩的書,他必定要翻翻,的確是受益匪淺。
這樣一個不同以往的「幹部任用制度改革」的出籠。也是彭長宜結合了自己在三源的成功經驗得來的,並不是他一拍腦門的心血來潮,他是經過反覆思忖、考察的基礎上才決定實施的。為了這項改革,他向錦安市委匯報過,他也跟樊文良請教過,在大年初六,他去過北京,特地見了部長,他跟部長全面敘述了自己的想法。
記得王家棟聽了他的匯報後,說道:鬧鬧有好處,洗洗更健康,也該讓大家激靈激靈了,最近幾年提上來的幹部,沒有一個是出彩的,倒是吃喝嫖賭有一套。即便不能全部換下去,最起碼應該讓這些人感到危機。
部長那天的精神不錯,臉上有了紅潤的光。
彭長宜是被他叫去的,他在電話里跟彭長宜說,如果他方便,就來趟北京,一是聊兩句,二是把雯雯和孩子捎回去。
彭長宜說:自己就等着部長召喚的這一天呢,所以,帶了禮物,就興沖沖地開車去了北京。見到部長的時候,他正躺在床上抱着孫子玩,部長夫人見彭長宜來了,就抱走了孩子。
彭長宜坐在他床的旁邊,他注意到,在他床的另一側,有一個輪椅,就擔心地詢問部長腿的情況,部長說道:「放心,能走路。」
彭長宜又問:「能走路幹嘛要輪椅?」
部長說「有輪椅好啊,省力氣。」
彭長宜着急地說:「腿,就是用來走路的,腿能幹的活兒,幹嘛要用輪椅……」
雯雯從他旁邊過,悄悄地拉了一下他的衣角,不讓他說下去。
彭長宜沒再往下問。
部長一家住的房子是樊文良夫人在醫院附近臨時給他們租的,王家棟之前一直是住在醫院裏的,他早就不用治療了,每天在護士的幫助下,做一個小時的康復鍛煉。他想孫子想得不行,這樣樊文良才勸雯雯他們來北京過年。
彭長宜下意識地伸出手,想去摸摸王家棟的腿,被王家棟發現,他故意動了一下腿,笑着說:
「小子,別擔心,走路真的沒有問題,就是時間長了不行,你先接雯雯娘倆回去,讓你阿姨再陪我幾天,然後我們就都回去了,我知道你可能會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