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製作方面都會留下驚艷后世的瓷中珍品。
永樂甜白釉之所以有名,完全因為明成祖朱棣的個人偏好。
坦白講,我認為朱老四讀書不多,你給他更高端的瓷器他也欣賞不了。
當然,一代帝王的品味對於瓷器的影響極大,上有好之,下必甚焉。
故而永樂白瓷製瓷工藝上精益求精,取得了極大發展。
這種白瓷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而得名。
甜白瓷是一種素色釉瓷,按華夏傳統瓷器分類中青瓷,青花瓷,彩瓷,白瓷等諸多類別中,屬於白瓷系。
它以含鐵量低的瓷坯,施以純淨的透明釉燒制而成,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隋唐,白瓷燒制日趨成熟。延展流變至明代永樂,制瓷工匠們殫精竭慮,使得白瓷達到了「脫胎換骨」的境地,並將「脫胎」研製為特殊的制瓷工藝,即薄胎細白瓷。
這種瓷器的胎體薄到幾乎看不到的程度,似乎脫去胎體,僅剩釉層。
永樂時期景德鎮窯燒制的白瓷中出現了半脫胎狀,白瓷脫胎,從配方、拉坯、旋坯、修坯、施釉到裝窯燒成,工藝要求極嚴。旋坯最為艱難,緊要、關鍵時刻,少一刀則嫌過厚,多一刀則坯破器廢。
甜白瓷加上劃花工藝,整個會形成一種鏡中花、水中月的飄渺意味,很為現代人所鍾愛,拍場上明代永樂甜白瓷屢創天價,而且明永樂以後,宣德、成化包括弘治年間多有甜白精品,並且康雍乾三朝仿製無數。
清康熙甜白釉器主要仿永樂、宣德、成化、弘治製品,官窯多署本朝款,也有署永樂款識。其中薄胎者仿的最多,也最好。但清代胎料與明代有別,仰光透視,閃青白色,沒有其粉色,這是區別明清甜白瓷最重要的依據。
一大段長篇大論下來,張越幾乎一氣呵成。
只不過,當講到最後兩段的時候,張越着重了語氣,也讓在場的人聽出了幾分滋味。
而岳雲飛聽到最後一句,臉色則越變越黑。
下意識的,岳雲飛挪了幾步,走到小推車旁,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再度打量了幾眼這尊梅瓶,臉蛋瞬間黑成了鍋底。
往回走時,岳雲飛腳下一個沒注意,竟然趔趄了一下,幸好張越手疾眼快,及時幫手,托住了岳雲飛。
「岳大少,小心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