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害,遭了很多罪,深感納妾的危害,一怒之下,將沒有生育的花姨娘打發回了娘家再嫁,給了花姨娘三千兩銀子。
花姨娘只是不生育,卻沒有過錯,給她恢復了平民身份,三千兩銀子夠花姨娘活到老了。也算不虧她,花姨娘不願意走,也得走。
還有個金姨娘,她有一個孩子,這樣的就沒法打發,金姨娘只生了一個小女孩,今年才十一歲,再有兩年,也該預謀婚事了。
古姨娘的女兒嫁的這樣好,金姨娘怎麼會不動心,母憑子貴,女兒闊了,母親的身份也是水漲船高,金姨娘要想女兒嫁的好,最好的辦法就是記在嫡母名下。
盛錦鳳記了,金姨娘當然惦記,只是她不懂大陶氏的心理,不敢貿然開口,心裏打了小算盤。
天天來給大陶氏請安,風雨不誤,一天比一天殷勤,盛錦繡每次都是和金姨娘一起,顯得老實端莊,乖巧聽話。
大陶氏失蹤的時後,盛錦繡才一周,盛偉岸已經離家快兩年了,每個妾侍在進府後都是得過一段寵~的,她得寵的時間不長,老太太就弄來花姨娘,花姨娘最得盛偉岸寵,因為盛偉岸不怎麼寵金姨娘,老太太怕盛偉岸留戀大陶氏,趕緊的整來花姨娘。
花姨娘沒被~寵~多久,盛偉岸就上了邊關,盛偉岸去邊關不到一年,大陶氏就失蹤了,金姨娘因為不得盛偉岸寵,就不得了老太太的心,她懷孩子生孩子這一年多,大陶氏對她可是夠好的,她只有幾兩的月例,還要幫襯娘家,不得寵的妾侍在府里也是被剋扣的對象。
花姨娘得老太太的心的,小陶氏不敢欺負,小陶氏不敢欺負的,大廚房各處也不敢欺負,盛偉岸沒在家七年,花姨娘沒有受過委屈。
金姨娘不得老太太喜歡,但畢竟是老太太弄進來的,也沒人專門欺負她,等大陶氏和盛瑤卿失蹤,侯府唯一一個受氣的,就是盛錦妍。
老太太不聞不問,恨大陶氏要死,小陶氏自然禍害盛錦妍,其實都是老太太逞的。
盛錦妍是個八歲的孩子,被盛錦珠欺到偏僻的院子,連侍衛都不顧及的地方,扔到那裏自生自滅,哪個姨娘也沒有發過善心,給孩子送一口吃的也行,沒有啊!一個沒有!……
現在都想用別人,還得給她們搭錢,大陶氏也覺出了不對味,不是人小氣,是不值得為那些人搭上這樣的好心,有些冤!
大陶氏在金姨娘懷孕,坐月子的時候幫助不小,可是金姨娘五六年都沒有看盛錦妍一眼,大陶氏覺得這人心太狠,不值得相處。
所以她來也是淡淡的,你請安就請安,多餘的話沒有,也沒有什麼閒聊,沒有共同語言,大陶氏話本來就少,對金姨娘就更少。
古姨娘母女來了倒多了一些話,盛錦鳳還是那麼話少,默默地不願意出聲。
金姨娘就長了心眼,看到了古姨娘來,她會找機會和古姨娘一起,讓盛錦繡和盛錦鳳搞好關係,就是盛錦妍不管盛錦繡的事,還有盛錦鳳能幫忙,大陶氏也看出了這一點,金姨娘真會動心眼。
盛偉岸服了解藥十幾天才真正的的好了起,古郎中就進了太醫院,成了太醫,古郎中這人年紀並不大,進了國公府已經七八年,十五六歲來的,穆眠想讓他當院正,還真有不服的。
盛錦妍成親半年多,並沒有身孕,那些個有野心的大臣坐不住了,說什麼皇后沒有生育能力,皇上應該趕緊納妃。
朝臣鼓搗了御史,御史奏表雪片兒一樣往御岸上飛,穆眠看得眼花,一生氣全都扔下了丹墀。
「朕就是不想像太上皇的兒子們一樣搶這個龍椅,也不想出現魏皇后那樣殘害皇子的。朕只要一個兒子,還是出自皇后,多餘的兒子朕不想要,免得爭搶天下,皇后還太年輕,等幾年再要太子也不晚,朕不想要什麼嬪妃生的兒子,搶來搶去的,皇室血脈互相殘殺。
朕只要一個皇后,誰也別想往裏擠,朕意已決,誰想改變這個現實,只有推翻朕,朕的家事,不需要別人操心,想操控朕的人也請你息了念頭兒!」穆眠宣佈完,就拂袖退朝,群臣一片悻悻然。覺得沒有什麼盼頭兒。
穆眠沒有敢跟盛錦妍說這事兒,怕她煩惱鬱悶,不說盛錦妍也會知道,那些太上皇的嬪妃跟前都有她的人,那些嬪妃都是板不住嘴的,看哈哈笑的,想給皇帝塞人的,想讓
第203章想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