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沒有表現出來罷了,就比如豐王李珙,若不是自己作死,冒險鼓動郭子儀,也不會落得個身死的下場,如此,史書上也就不會有這方面的記載了,人們所知的豐王李珙,也許就與陳王李珪,恆王李瑱一樣的打醬油了,史書上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記載,畢竟,沒有故事沒有影響的皇子就是打醬油,史書不會在這些醬油的身上留下太多筆墨的。
李安已經可以肯定,豐王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其餘的皇子之中肯定也有野心之輩,真正自甘平庸或者說完全放棄帝位的恐怕很少,而且,就算有些看上去完全沒有爭心的人,也未必真的沒有爭心,同樣的,就算你沒有爭奪的心思,也不會影響你成為下一任帝王,比如太宗的第九子李治,一直都不在爭奪皇位的人員之中,最後不就是鬼使神差的成了最後的上位者了麼,只要不到最後一刻,一切都是未知數。
而後來的肅宗,若不是在馬嵬坡發動兵變,然後北上靈武登基稱帝,很有可能一輩子都做不了皇帝,就憑他的身體,根本就熬不過自己的父親。
也就是說,肅宗的冒險獲得了成功,而永王和後來豐王的冒險,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了,有時候冒險也是要看成功幾率的,盲目的冒險非常的不可取,肅宗一直都是老老實實的,而在最關鍵的時候給自己的對手來了個致命一擊,不但殺了楊國忠一黨和楊貴妃,同時還給自己的皇帝父親造成了致命的打擊,讓李隆基心情抑鬱從而走在了他的前面。
肅宗的手段可謂是穩准狠,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而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與他早先的經營絕對有很大的關係,若是他真的老老實實的待在皇宮內院,不與任何人接觸,也不培養任何的親信,在這關鍵的時刻,他怎麼可能如此輕鬆的口控制大半的軍隊,甚至連皇帝身邊的大將陳玄禮都願意配合他,要說這些獎勵沒被太子買通,這根本就不太可能。
他們之間肯定早就有聯繫,只不過做的比較隱秘,一般人發現不了罷了,或者說,有些將領並沒有明確表達效忠太子,太子也沒有拉攏他們,只是給他們許多好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罷了,平常沒事的時候,他們各干各的,而一旦遇到了機會,這些平時受到太子照顧的人就很有可能會冒險支持太子了,這就是所謂的人緣吧!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肯定不行的。
權利遊戲有時候就是非常的微妙,擺着胸脯說好要效忠自己的人,很有可能會毫不留情的出賣自己,同樣的,經過多次拉攏都不願意歸附的人,也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幫自己的大忙,甚至完全倒向自己。
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那些拍着胸脯動不動就要效忠的人,很有可能是為了謀取利益,並不一定是真心的,而那些不肯歸附的人,都是心裏有顧慮的人,在顧慮打消之前,他們不敢貿然表達效忠任何人,可只要條件發生改變,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支持招攬的人。
比如現在的太子就是這種情況,他背皇帝監視,若是有大將願意效忠,一旦事情泄露後果將不堪設想,願意效忠太子的人,不但會害了自己,同時也會不自覺的害了太子,所以,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總不會有錯的,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效忠,從而為自己博取更美好的未來,畢竟,很多將領還很年輕,他們又不是御醫,哪裏會想到皇帝的身體比太子還好,他們也會存在給自己找後路的想法,只要時機成熟就會有所動作。
史書只會記錄有明確證據的行為,而不會隨意記錄毫無根據的東西,就算諸皇子內心都在想着當皇帝,但只要他們不去做這個事情,史書就不能這麼寫,不論一個人的內心是怎樣的,只要他的行為是另外的樣子,那麼,他給別人的印象也就是另外的樣子,內心又有誰能看得透呢?評價一個人都是看他的言行舉止的,沒聽說評價一個人還要看這個人內心的,內心也是外人所看不見摸不着的,窺探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