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師傅不要急着走,朕這裏還有問題向要問孫師傅請教。」孫承宗看了小冊子後,已經激動地急着去仔細翻閱,並與自己所學相互印證。見此明軒笑了一笑,連忙將其心神收了回來。
「陛下,還有何事要問微臣?」孫承宗只想快點閱讀那本校冊子,將其與自己所學一一印證,早日學會強軍之法。
「孫師傅,您對這次新軍的招兵有什麼看法?」
「呃,新軍的招兵?難道皇帝不是從各衛所中抽調精銳?」孫承宗的想法很好,直接從各衛所里抽調精銳,這樣訓練下來的兵自然是精銳中的精銳。
「孫師傅,是這樣的,朕認為新軍最好是沒有沾染衛所軍那些腐爛氣息的農民比較好。」
「陛下,這是為什麼?難道大明朝上百萬的衛所軍中還抽不出幾千人來嗎?」
「孫師傅,不是的,我覺得,抽調衛所精銳,固然能很快取得很好的成就,但是,孫師傅,您不覺得這幾年的天災人禍越來越頻繁了嗎?」
「陛下,這天災、人禍和這招新兵有什麼關係嗎?」孫承宗也是一頭霧水。
「孫師傅,我準備在受災的地區招兵,這樣一來,那個地方有能力,而又有些不甘願等死的年輕人就會被抽出這個地方,也就降低了這個地方造反的可能性,另外賑災效果孫師傅也知道,但是如果有上百人領軍餉,我想這個地方的人更加容易活下去,孫師傅以為呢?」
孫承宗沉凝了一下,拍手贊道:「妙啊!皇上,這樣一來,那些因為飢餓準備造反的人因為沒有成年青壯男子的參與,造反的動力和能力會大打折扣,如果再加上皇上的軍餉撒下去,如果是一州之地就招幾千人的話,就憑軍餉,的確基本就可以減少叛亂的發生啊!陛下,這真的是好手段的。另外,這些饑民自然比衛所精銳的要求要低,他們沒有衛所軍隊的壞習性,則是更為好訓練啊!他們得皇帝陛下的救助,怎能不效死力給陛下,陛下真的是天縱之才。好主意。」孫承宗覺得這個辦法是在太妙了,即可以降低叛亂的可能性,又可以得到一批忠心的士兵,一石數鳥啊。
「孫師傅,其實這也不是我的獨創,宋朝的廂軍不是也是如此嗎?那個地方遭災了,或者是叛亂了,就招安過來,用錢平息叛亂,這樣朝廷也不會為叛亂大傷腦經,飢餓貧困的人也有個安身之所。」
「陛下所言極是,不過廂軍的戰鬥力可不怎麼高,而陛下對新軍的戰鬥力可不是一點半點的期望。」
「孫師傅,您手上不是有練兵手冊嗎?這隻軍隊最後到底有多高的戰鬥力還要看孫師傅的,哈哈哈……」
「謝陛下厚愛,微臣相信憑這本手冊,再加上微臣的學識,微臣相信一定能練出精兵。只不過,陛下,有句話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孫師傅,沒事,您是兩朝帝師,也有責任指正朕的錯誤和缺點。」
「陛下,微臣是想問,這新軍的軍資從哪裏出?」說完後靜靜的注視着明軒
「朕自己出,不準備走戶部。」明軒肯定道。
「陛下休要怪罪微臣多言,不過若是一千兩千還好,如果一萬兩萬,十萬八萬,那陛下如何負擔得起?臣也知道這幾年幾乎都是內帑支援戶部。恐怕也是個非長久之計啊!」
對於孫承宗的提醒,明軒是門清的,這不,第一手就是魏案中大撈的一把錢,再就是明軒還打算準備拍賣家當,有了這兩樣的起頭,加上自己原來哥哥皇帝留下給自己的銀兩,應該能夠支撐到第一波新軍練出來了,還會有剩餘。等新軍練出來了,自己就有了槍桿子了,幹什麼事也就不用怕了。
「孫師傅,朕感謝你的提醒,不過朕已經有了對策,孫師傅就不用擔心了。至少現在支持一兩萬新軍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那陛下準備練多少新軍?」
「朕準備先招募一些農民子弟,人數一萬兩千,朕準備以他們為基本,以後將來新兵又由他們帶出來,這樣就可以形成老兵帶新兵的傳統。另外朕也有意整改神機營,所以5千神機營編入新軍一同訓練。」
孫承宗想了一會,道:「陛下,這恐怕有些不妥,陛下的新軍第一批幾乎是從同一個地方聚集的,這樣一來,日後打了勝仗,升遷是必定的,日後的將門那幾乎是在同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