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劉健的呼喚,都察院右都御史楊清排眾而出,朝劉健深深作揖,面sè凝重地道:「下官楊清,蒙陛下不棄,專司負責主審江炳一案。www、qВ//」
劉健哪裏有氣力和他虛禮客套,鐵青着臉道:「這案子到底有什麼玄虛?供詞又有什麼錯漏?你一一道來,不要隱瞞。」
楊清卻是有點兒愣住了,這一次審江炳的案子,他身為都察院右都御史,說起來也算參與不少大案了,可是他並不覺得江炳的案子有什麼不同,劉健這般問他,他卻不知該如何作答,倒不是想隱瞞什麼,只是實在想不出這案子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那拱狀又有什麼惹皇上生氣之處。
劉健見楊清踟躇,再好的涵養功夫此時也是不耐煩了,催促道:「楊大人怎麼不說話?」
楊清苦笑,道:「下官不知如何作答。」
他這句話回答得讓人生出了誤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楊清是把屁股挪到了柳乘風那邊,為虎作倀,已經有不少人對他怒目而視了,楊清的上官左都御史也在一旁,忍不住道:「楊大人,當着劉公的面,把話都說清楚,不要遮遮掩掩,在這裏的都是自己人,自該同氣連枝,你可不要忘了,現在午門那邊那些被仗打的可有不少都是咱們都察院的同僚。」
倒是李東陽看出了楊清的為難,和顏悅sè地道:「你不必心急,老夫問你吧,我問你一句,你答一句。」
楊清鬆了口氣,道:「請李大人垂詢。」
李東陽道:「當時是你負責主審嗎?」
這句話問出來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不過李東陽既然問出了。自然也有用意。一個右都御史主審,誰知道當時廠衛會耍什麼心眼,所以必須問明白楊清是不是直接經手並且清理了這個案子。
楊清道:「下官不敢隱瞞。前幾次倒是下官親審,只是此後江炳全部由錦衣衛審去了,錦衣衛那邊審過之後。專門拿了一份供狀來把案子結清。」
「拱狀?」李東陽聽了倒也不以為意,這供詞才是最緊要的:「那些供詞可還存放在都察院?」
「對,下官看沒有問題,於是就叫人封存了。」
「你還記得那些供詞嗎?」
「依稀記得。」
「你來大致說說。」
「那江炳將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幾大罪狀都已經認了,先是勾結寧王,此後謀殺情婦,最後是刺殺大臣,至於細節嘛。是了,當時錦衣衛那邊窮追猛打地問江炳與寧王之間的關係,江炳倒也不隱瞞。斥責了當今皇上為政的得失。又說這寧王對他有知遇之恩,還說寧王遲早要帶兵清君側。都是諸如此類的話。」
李東陽jing惕起來,道:「清君側?」
「是,這個江炳大膽到了極點,想必也是罪多不愁,明知是萬死之罪,因此在供詞裏對當今皇上抱怨極多,又大大地誇獎寧王,很是肆無忌憚。」
李東陽的眼睛眯起來:「他如何抨擊當今皇上?」
楊清道:「無非是說天下昏暗,ri月無光,陛下親近小人,廢儒重商之類的話,下官也記得不大情,不過幾乎和這個話差不多。」
大家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李東陽卻是陡然醒悟,不禁拍了拍額頭,嘆息道:「老夫明白了,原來如此,柳乘風竟是把皇上的心思拿捏透了,原來從一開始他就在引蛇出洞,只等我們踏進他的圈套。」
眾人聽的駭然,這些大臣又都是一頭霧水,劉健一時也有些疑惑,不禁道:「賓之,這裏沒有外人,你把話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東陽吁了口氣,黯然道:「事情還不是明擺着嗎?柳乘風一開始故意激怒言官,又令各大報紙四處渲染內閣與錦衣衛的衝突,製造出一種假象,令許多正直的大臣義憤填膺,隨即上書,要知道……哎……諸位還是自己體會吧。」
李東陽這麼一提醒,許多人也就恍然大悟了。其實事情很簡單,江炳雖然是叛臣,可也是庶吉士,是讀書人,他的觀點和許多在朝為官的大臣都是不謀而合的,這江炳所呆的地方與人接觸的地方自然就是翰林院,平素大家坐在衙堂里少不得要議論下當今的天下,其實大家的看法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社稷已經很危險了,國家可能要完蛋了,朝廷里出了jiān臣,不過大多數的官員認為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