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反而派這初出茅廬的姜伯約?」
文翰聽了,卻是心中明悟,搖首而道。
「非也。據令明所報,這姜伯約精通一奇陣。傳聞乃是『鬼才』郭奉孝一生所專研之陣,根據奇門遁甲所改,威力無窮,變化多端,不可小覷」
文翰話音剛落,身後關羽便冷哼一聲,丹鳳目精光爍爍,甚是不屑說道。
「縱是百萬大軍,老夫亦視於土雞瓦犬,區區豎子有何懼哉?常言道以不變而應萬變,陛下無慮,老臣親率一隊精騎,以尋常攻陣,不需片刻,老臣便可破之」
關羽自恃神勇,卻是以為只需引兵強而攻之,衝鋒陷陣,便可殺破。文翰心知關羽素來睨視天下英雄,更別說將姜維這成名不就的小將放在眼內。不過,若是當場拒絕,卻恐礙了關羽的顏面。就在文翰正是躊躇之時,其子文舜卻是看出了文翰的憂慮,飛馬趕來,拱手秉道。
「伯父乃我西唐河東王,更兼又是當今武聖,那姜伯約不過大魏小將,與伯父相比,如若殘星比之昊陽。小侄以為,伯父不應輕出,有份。否則,縱是伯父贏了,卻遭魏人笑話伯父以大欺少,弱伯父名頭。」
文舜畢恭畢敬,神情真切。關羽聽了,甚是歡心。這時,龐統卻暗笑文舜有急智,隨即向文翰擠眉弄眼。文翰瞭然,連忙詳裝大怒,厲聲喝叱道。
「豎子不知禮道,竟敢在此胡言亂語,速速退」
這時,關羽卻是扶須笑道。
「陛下勿要動怒。太子所言是理。老臣以為,太子智勇雙全,深通各家兵法,那姜伯約豈是太子敵手,何不遣之?」
關羽話音剛落,對面魏軍陣上,姜維又再連聲嘶喊,數萬魏兵一同叫囂。關羽臉色一冷,便欲發作。文舜急忙拱手便是請戰。文翰自然許之。文舜大喜,立馬縱馬而出,手挺青麟寶槍,舉向姜維,嘶聲喝道。
「姜伯約你休得放肆,看我如何破你大陣」
姜維見是文舜,心頭一喜,暗道若能擒下此子,西唐必定軍心大亂,自亂陣腳,唯恐文舜反悔,卻又故意要用激將法誘之,凝聲便應。
「文子熹你非我敵手,速速退,教他人來戰罷」
文舜聞言,腦念電轉,便先起一計,故意裝着怒極而笑,扯聲喝道。
「哈哈哈哈姜伯約待會看我擒你回關,看你這張狗嘴,如何能吐出象牙」
「我卻不信,你能擒我休要廢話,擺陣罷」
姜維見文舜動怒,心裏大喜,應聲後,立馬回陣。在姜維調撥之下,其部兵馬迅速各依方位而列,擺出的正是陰陽大陣。文舜見姜維陣勢擺定,面容一凝,一時間竟是看得入了神。姜維自據於陽中的甲寅之位,挺戟大喝,便教文舜過來沖陣。文舜看出此陣乃由六丁六甲大陣所改,卻是不敢貿然進攻。這時,龐統飛馬趕來,在文舜身旁教道。
「太子此陣非比尋常,暗藏遁甲之道。若非臣得陛下所賜奇書《太平要術》,亦難看出究竟。此陣陰陽,共十二方位,皆有猛將把守。若要破之,當將陽側三位,陰側三位,齊而破之。然後再各攻陽正、陰正之位。如此一來,此陣方能破得。不過此中變數極多,若有絲毫怠慢,必成死局也太子不可貿然而舉,不如暫避其鋒罷了」
龐統不愧是天縱奇才,有鬼神莫測之智,後來又得之《太平要術》,方能想出破陣之法。不過依龐統的辦法,實在是難於登天。就連龐統亦不敢輕率而破。不過龐統之言,卻是激出了文舜的血性,只見文舜淡然一笑,與龐統謂道。
「丞相無慮。竟已有破陣之法,何須俱之?」
文舜刀目精光爍爍,遂教人召來鄧艾、王雙兩將,又兼麒麟營將士關興、趙統、徐蓋三人,加上文舜合共六將。文舜迅速調撥,各人各引一部精銳。龐統見文舜戰意昂然,其餘各將皆是精神奕奕,毫無懼色,心裏一定,遂轉馬回陣,報說文翰。
陡然,擂鼓大震。文翰厲聲一喝,舉槍便沖,關興、趙統兩將隨之引兵望魏軍大陣,甲申、甲午、甲辰方位殺。於此同時,鄧艾亦引兵而沖,領着王雙、徐蓋兩將,望丁酉、頂、丁丑方位沖。姜維眼見六部唐軍宛如六條長龍一般衝殺過來,頓時面色一變,剛才又見龐統在陣前教說,不禁嘆道。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麒麟vs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