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完全不愁賣。
這樣的車型對於目前的華陽動力來說,可以說是毫無難度的事情,所以有這麼簡單可口的肥肉不去吃,難道非得去吃那些難啃的骨頭麼?
要知道幾年之後,隨着金融危機的到來,天朝的汽車行業也會陷入一段時間的盤整期,那段時間整個世界發汽車公司都生存艱難。
即便是華陽動力現在這樣強勢,可是等到了那個時候,誰也說不準華陽動力會遇到什麼情況。
所以到時候大家都需要一個新的市場來給自己的企業做支撐,到時候以前這種很多企業都看不上的棒子麵餑餑,到時候都會變成珍餚美味。
現在提早下手,總比到時候手忙腳亂的進來和別人搶市場的要好。
而卡車市場的第二個大的增長點,可能就要數那輕卡的範疇了,一說起輕卡,大家可能都沒有太深的印象,可是如果說起福田卡車,可能大家立馬就都會在腦海里浮現出那種車子的造型來,沒錯那種車子就是輕卡。
這種卡車,在國外屬於基本快要滅絕的品種了,因為在國外對這種車型的需求真的不大,尤其是歐美那樣的發達國度,人家搞運輸一般用的都只重卡,在城市裏人家用的都是專用的小型麵包車或者皮卡,根本就很少會用到這樣的皮卡車型。
但是在天朝,這種車型卻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從最早橫行一時的五十鈴,再到後來的依維柯,然後是現在幾乎買遍了天朝的北汽福田。
在各個城市的各種批發市場,和建材市場,或者是鄉村的集鎮市場,只要有需要運貨的地方,大家幾乎都可以看到這種停在市場門口,等待着僱主們上來談運費的輕卡,還有他們那懶懶散散的車主們。
相對於很多搞運輸的個體戶而言,大貨車,大卡車他們搞不起,而且也不願意去吃哪種跑長途運輸的痛苦,那麼這種載重6噸以下的輕型貨車就成了他們最佳的謀生工具。
這也就造成了輕型卡車市場的繁榮,1958年我過第一次引進,並且在南京開始**生產輕卡,我國的第一款輕卡『躍進』就這樣的誕生。
當年剛開始生產這種車型的時候,這種車的全國年產量只有兩萬輛,而等到二十年後到1978年的時候全國年產量也不過是十五萬兩,而在市場上這種車型則一直是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
直到我國開始改革開放之後,尤其是對民營資本開放了汽車製造行業之後,輕卡的產量才開始一下子井噴開來。
1993年到2000年的這段時間,我國的輕卡一直是保持着年均三十萬輛左右的產量,然後從2000年之後,就開始進入了一個井噴式的爆發階段,不光是在國內產銷兩旺,還有相當多的一部分產品用於出口。
而輕卡也成了我國在那之後最主要的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出口產品,當然這些產品主要還是出口到非洲。。。
而等到2008年的時候,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當之無愧的第一輕卡生產和消費的大國,當年全世界的輕卡的產量是170萬輛,而我國就生產了這其中的94萬輛,占當年總產量的百分之五十五,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輕卡製造國。
94萬輛啊?
這可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別看這產量等到時候可能還沒有華陽動力隨便生產出來的一款民用家通用車型的多,但是這種車子所能夠帶來的利潤,那可是要比那種民用家庭用車多得多。
7萬到10萬出頭的售價,讓這車看起來並不貴,但是這車子的利潤,可同樣要比家用轎車高得多。
和微面一樣,這種車不要求舒適,也不要求什麼豪華的內飾以及電子系統,只需要最基本的電子產品配置,而且對什麼發動機,變速器等等配件的技術,還有什麼噪音控制,操控樂趣等等方面根本就沒有要求。
所以這樣的車子製造出來,技術難度會比製造普通的家庭用轎車要低上很多,所以製造的成本當然也會低上不少,這樣就會給車子帶來相當不錯的利潤空間。
而且這種輕卡,還是天朝出口的一種傳統有優勢的產品,這樣的優勢,自己哪能不好好的利用呢?
在海外拓展市場,這一點華陽動力可比國內的其他企業有着相當大的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