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環視四周,知道鄭光的意思,便開口道:「當然是這幅景象美一些,看着這幅景象,為師真的不覺得這是賤人在做賤事。」
鄭光抿着嘴唇點了點頭,把目光投放的更遠:「重農抑商不是商鞅首創,也不是商鞅發揚光大,縱使沒有商鞅,也會有張鞅李鞅這樣做,我想,最早的先人推行重農抑商之前,定然沒有抑商的做法,但是這種做法定然遇到了什麼非常嚴重的問題,這才促使先人使用了重農抑商之法。
學生猜想,先秦時期,先人農耕所獲之物遠遠少於今日,如果今日的糧食每畝地可以生產五百斤出來,那麼先秦時期,每畝地可能只有一百斤,咱們吃的量都是差不多的,如果畝產少,那麼需要的土地就多,勞力也多,累死累活一整年卻幾乎吃不飽,且商業所獲財物遠多於農耕,這樣自然會促使更多的人選擇經商而不是務農。
如此一來,務農的人少了,那時也沒有什麼別的農具可以幫助務農,完全靠人力,效率很低,人一少,地里就沒有更多的作物長出來,慢慢的,糧食越來越少,人們就沒吃的,那個時候更沒有其餘那麼多國家和咱們做生意,除了農作物,也很少有不需要從地里種出來的原料製作的商品,沒人種地就沒有東西可買賣。
有人猜測重農抑商之說最早是由李悝提出,但是,學生以為具體做法可能是李悝總結提出,而首先這樣做的人,應該早於周,可惜三代史料完全失傳,使我等不得而知具體情形。
學生讀史書,得知殷商數次遷都,學生以為那時發生了嚴重災難,破壞農業生產,造成饑荒和物品短缺,擁有商品和糧食的少數巨商囤積居奇,導致物價飛漲,國家大亂,這樣的做法,會促使某位商王進行了改革,推行重農抑商之法,才逐漸穩住了局面,周室衰微,諸侯並起,需要大量富商巨賈相助,遂放寬限制,是以春秋戰國巨商甚多,直到李悝變法才有所改變。
但是幾千年之後的如今,咱們的糧食產量比之過去多了數十倍不止,不需要以農作物為原料生產的商品也逐漸多了許多,更有諸國渴望與大明交易,做生意。
學生竊以為,可能大明已經不是需要那麼多人待在田地里,依靠農具和耕牛,我們可能並不需要一家子五六個壯丁都待在地里,合理改進農具,改進耕作之法,完全可以解放出一大批勞動力從事別的職業,因為土地能生產的東西就那麼多,不會因為耕作它的人多,它產量就多,如果三個人耕作就能把一塊土地發揮到極限,又何必要讓五個人去做呢?
咱們其實完全可以節約下兩個壯丁去做別的事情,或者務工,或者經商,產生更多的財富,並不會因此而引發大明的糧食危機,先民們遇到的問題,在如今的大明,已經不復存在了,士農工商,各司其職,學生以為本質上,四民並無高低之分,不過是職能劃分不同而已,四民之中,缺了任意一個,都會導致國將不國,那麼,為何要在四民之中,劃下等級高低之分呢?」
隨着鄭光的講述,唐順之眼中的神采越發閃亮,鄭光說完之後,老唐興奮地詢問:「這些事情並非是我所傳授,你自己悟出來的嗎?」
當然是我自己想的,不過,也是得益於現代的某些研究吧,可能我看問題的角度不太一樣了,如此想着,鄭光開口道:「讀書練武之餘,學生也喜歡讀史書,野記雜文也讀過不少,所以想的問題很多,也想了不少自己的猜測,只是不知道對不對。」
老唐欣慰的一笑,把目光轉向了南方:「你們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哈哈哈!我唐順之的弟子,不用你們瞧得起!」說罷,老唐把目光轉向鄭光,笑眯眯的說道:「能有這樣的看法,就註明你不是讀死書,死讀書,而是讀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雖然不能用在科舉考試上,但是定可以用在為官上,只是可惜啊,三代史料,鑄無射之亂後全部失傳,以致無法考證。」
說着,老唐的面色凝重了幾分:「但是,關於四民之說,光兒,牢記在心,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要說出來,除非你做到了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否則,永遠都不要說出來,記住了嗎?是永遠。」
鄭光明白唐順之的意思,所以也隨之點頭:「學生牢記在心。」
這種說法要是說出去,就等於是和整個儒門作對了,就算是首輔,就算是皇帝,估計也沒有那個
二十七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