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他將棗紅色的對襟戲服袖子,一個甩花,挽到了手中,在台下看慣了秦觀大袍飄飄的叢念薇,莫名的就感覺到了幾分鄉土味的撲面而來。
一幅短打打扮的秦觀,此時就頂着帶着大絨絮的方形帽子,就站到了前台。
他接了一個十分欣喜的誇張的一鼓掌的動作之後,就開啟了秦式呂劇的唱腔。
清脆,寬闊的嗓音,這就正式的亮了嗓。
看花燈
「邁開大步向前行,往前走我就來到了花燈棚」
淺顯,直白,帶着山東最原始的山普,四聲雖多,唱起來卻是咬字清晰,淺顯易懂。
「白菜燈籠那個卷卷葉,芫芋燈籠亂鬨鬨,芹菜燈籠似鋼鋸,那個菠菜好似劍一蓬」
連比劃,帶忙活,將一個看不過來熱鬧的小男人,給刻畫的栩栩如生。
台下很多的年輕人,還是第一次的聽呂劇,竟然所有人都聽明白了其中的唱詞,再配合着秦觀的表演,連帶一眾人的帶領下,就都噗呲呲的輕笑了起來。
鄉間俚語,民間小調,貼近生活,溫暖人心。
「根大苗細白皮兒蒜,一桿槍的是小蔥」
秦觀垮了一個半大的馬步,朝着半空的方向就指了過去。
「鬍子燈籠蔓莖燈,那個辣椒燈尖生生」
這要是京劇,崑曲,你唱這麼白的詞試試,底下的老票友,估計直接就給哄下了場來。
但是就因為這一份淳樸,再帶上山東獨特的地方口音,它就形成了八大戲曲中的一類,從而傳唱不熄。
底下的兩位老師傅,此時已經忘記了彼此的恩怨,在台上秦觀的搖頭擺尾的時候,他們兩個老人家的腦袋也和泥陶玩具一般的,擺個不停。
因為是與元宵佳節十分吻合的觀燈,在攝像機後邊的導演,痛並快樂着。
快樂是因為秦觀演的實在是太好了,他一直面容帶笑,不會因為自己影帝的身份,就放不下身段。
在這個最親民的戲中中,他的嘴巴咧的很開,上挑的眼眉,都因為大笑而如同月牙一般的彎翹。
原本俊逸的妝容,無端的因為他的表演,而讓人心生笑意。
而痛的原因也是十分的明顯,媽蛋,戲曲的妝容,連不同人種都能給你化的差不了幾分。
現如今,除了在場的人知道這是秦觀演的,要是不獨立的播報一下,誰也不知道台上這個吧牛角給唱成了牛撅(三聲)的人,他就是歐洲影帝啊!
這五分鐘的觀燈,就在秦觀的唱念做打,樣樣齊全之中,將這個經典的選段給一口氣的唱了下來。
沒錯,中間的換氣很少,呂劇的快,如同快板般的演唱節奏,讓台下的觀眾,只覺得秦觀的紅嘴唇一陣的噼里啪啦,他就唱完了,還不帶喘氣的。
最後在秦觀用這個唯一莊嚴,肅穆,擺起了高架手的姿勢,音調也拔高了一度之後,才唱出來的結束語,才結束了他此次的台上的最終演出。
「山東大地好年景,真乃是五穀豐登天下太平!」
頓挫有力,乾淨利落。
當秦觀就這樣高舉着雙臂,在台上保持着這樣的姿勢不動了之後,反倒是台下的兩位老頭,最先反映了過來。
二位老師傅,此時那是淚流滿面啊,這水準,都可以代表山東人民去v11台去錄播電視曲目的選段了。
秦觀這個孩子去演什麼戲啊,都糟蹋了,他天生就是吃呂劇這口飯的好不好?
因為對於戲劇的喜愛,所以兩個最矯情的老爺子,反倒是毫不吝嗇的給出了熱烈的掌聲。
這也是提醒那還在呆的導演,人家演完了,這個選段四分鐘,不多不少,結束!
嘩嘩嘩,被傳染的掌聲響徹了全場,坐在小舅舅旁邊的王小丫雖然一句也沒跟得上趟,但是只要鼓掌就好了,誰讓這是她最帥的秦小叔呢?
而終於看到了台下導演示意的秦觀,也終退進了後場。
四分鐘的台上時間,是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苦工。
這個漸漸被年輕人遺忘的藝術,正在每一個城市中艱難的掙扎求生。
中國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