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者,諸、劌之勇也。」
接下來李顯又把這句話對眾人翻譯了一遍,這才又看了看眾將士,大聲說道:「諸位兄弟,今日陰錯陽差,致令我等來至此處,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等雖則脫離主力,卻被上天送來了一場潑天富貴,只需我等繼續深入敵境,便能掠敵資財,牽制敵兵,從而配合我軍主力攻城,日後論功行賞,少不了爾等之富貴。若是我等遷延不前,畏敵避敵,甚或叛逃他處,便只有死路一條,還望眾位兄弟與本王同心同德,共度難關,日後迴轉大唐,本王絕忘不了諸位兄弟之生死情誼。」
眾將士聽了李顯之言,頓時感到倍受鼓舞,畢竟他們也知道,現在的情勢對他們來說確實是非常艱難,說是九死一生也毫不為過,但畢竟還有本次出征高句麗的大唐名義上最高統帥和他們在一起,像李顯這樣身份的人都不怕死,他們一個小兵又算得了什麼?更何況這些將士大都是王府衛士出身,這幾年來沒少受李顯的好處,早就已經對李顯死心塌地的效忠了,再加上李顯對他們這一個莊重的許諾,人人皆知其中的分量,所以也都沒有絲毫的猶豫,齊齊大聲吼道:「願為大王效死力,原為大唐盡忠誠!誓殺賊寇,誓殺賊寇,殺!殺!殺!」
「好,眾位兄弟今日之情誼,小王今日記下了,請眾位兄弟相信小王之承諾,自此之後,小王與眾位兄弟同甘共苦,生死與共。若有食言,叫小王終身難回大唐。眾位兄弟,隨着小王一起出發。」
說完之後,李顯便下令放掉之前捉住的那些婦女兒童,率領大軍向着東方而去。
雖然不知道所處何地,也不知道新城在何方,可是李顯卻知道,敵人的腹地乃是東方,只要自己往東走,便絕對能夠闖入高句麗的腹地,同時保證己方人員的安全。
而在這時的新城卻是一片大亂。
經過了一夜混戰,高侃和龐同善總算是守住了新城,後來又得張無塵搬來了薛仁貴的援兵,雙方腹背夾擊,斬殺了敵軍近五萬人,可以說是一場空前的大勝,可是等到戰後清點人數的時候,三員大將卻是嚇得魂飛魄散,因為軍中少了薛訥和李顯兩人以及他們各自的部將!
薛訥還好說,畢竟只有薛仁貴一人擔心,可是李顯走丟了,這對他們的震動實在是太大了,因為萬一此人出現什麼意外,他們幾人的腦袋誰也保不住。
可是三員大將卻也不敢聲張,生怕引起軍心渙散,導致大戰失敗,只好一方面飛速將消息報告給李績,另一方面派出探馬,到附近尋找,同時還暗中查看戰死將士的屍體,看一看其中是否有李顯的身影,當然,這一點也是他們萬萬不想看到的。
結果在第二天,便有人發現周王李顯正在郊外的一座土山上,只不過他的身邊只有一名衛士,其他的將士據說是有的戰死,有的跟着薛訥執行另外的任務。
雖然薛訥依舊找不到,可畢竟李顯回來了,高侃和龐同善盡皆喘了一口氣,畢竟他們的腦袋算是保住了,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薛仁貴卻依舊心中難安,整日裏皺眉不語,高侃和龐同善以為他是擔憂薛訥,便上前安慰了一番,殊不知薛仁貴擔心薛訥是不假,可是直覺上總感覺這個周王有問題,雖然他從表面上看不出來那個周王有什麼問題,可是感覺這個周王在氣勢上與之前那個差了不止一籌,根本不像一個親王。
但是薛仁貴卻不敢將這個猜測告訴高看和龐同善,只是悄悄找到了李績,說出了心中疑問,卻見李績也是一臉的愁容。而直到這時他才從李績口中得知了一個壞消息,原來這個周王,其實是周王身邊一名長得像他的衛士所扮,那名衛士乃是奉了李績之命所為,目的不過是為了穩定軍心而已,真正的周王至今依然沒有線索。
這個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靂,令薛仁貴感到更加憂悶,只好以尋找薛訥為名,暗中派人悄悄尋找,只盼着老天垂憐,能將活生生的李顯送到他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