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漢武揮鞭 > 第十三章 騎兵神器

第十三章 騎兵神器

。這不僅使騎兵能在更輕鬆舒適的狀態下持弓瞄準,也可以使羽林的娃娃們跨越體力的鴻溝,和成年男子一樣使用『硬弓』,甚至猶有過之。」

    經過一旁劉徹的詳細介紹,景帝不由為這種被稱為複合弓的精巧設計驚嘆不已。雖然他聽不懂什麼叫「偏心輪」「動滑輪」「槓桿原理」和「拉距」,但並不妨礙他了解劉徹的主要意思,能省七成力!

    我勒個去!能省七成力啊!景帝仿佛看到了匈奴大單于被萬箭穿心的景象。

    要知道,箭術一直是大漢騎兵的軟肋,農耕民族的騎兵的騎射本領比得上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草原民族嗎?李廣那樣的神射手畢竟是特例。大軍團相互遠距離騎射結果就是,西漢騎兵大部分玩完,而匈奴騎兵的損失則很少。

    但是,羽林的娃娃們剛才用這種弓將箭矢射出了近百丈,要知道,一般的匈奴騎兵,能精確命中五十丈外的目標已經是少數了。哪怕是最精銳的射鵰手,也不過接近八九十丈。

    一旦大漢騎兵都裝備了這種弓箭,就可以完全扭轉大漢騎兵的劣勢。且不說準頭怎麼樣,單憑射程上那着無可逾越的優勢,就完全能夠壓制住匈奴人,逼其近戰。

    「皇兒,有此等神器為何不早點獻上?!還要把守得如此嚴密!差點誤了大事!」一時熱血沸騰的景帝皺着眉頭,滿臉怒容的斥罵道。

    「誒,父皇,兒臣只有道理,待會再細細說與父皇知曉,父皇再看看剩下幾件。」

    劉徹搖頭苦笑,開疆拓土果然是每個帝皇的夢想,連景帝這種「斯文」皇帝都不能免俗。他也不急着解釋,而是把剩下的幾樣新型裝備都一一介紹給景帝。

    馬戟:

    戟是矛和戈的合體,兼具鈎殺和刺殺的功能,在戰國時期即開始逐漸取代了長矛,成為車戰和步戰的主要武器之一。


    劉徹將戟的樣式進行了修改,原來戈的部分縮小,胡上出現了刺距。這種"卜"字形戟除了有啄刺功能外,還有正面鎖架和反手鈎帶的功能,側面伸出的距刺由原來的垂直橫着伸出,有變成垂直橫着伸出之後,又向上彎曲,以增大叉刺時的割、殺面積,更符合騎戰的要求。材料上,由以前銅製改成鐵製,典型的騎兵長鐵戟。

    馬刀:

    景帝時期,大漢騎兵制式的馬刀為環首刀。刀體是細長型,多為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也無護格。刀柄多用木片相夾,外面纏以粗繩.便於持握。同劍相比。環首刀一面有刃,另一面為厚實的刀脊,因而比兩面刃的劍更適於騎兵衝擊時斬劈。

    財大氣粗的劉徹,用最好的鑄鐵,打造出了後世橫掃世界的蒙古彎刀。這**刀屬於寬背薄刃,刀身比較沉重,這樣有利於增大砍劈的力度。線條流暢,刀柄一般都略向刀刃方向彎曲,這樣帶弧度的刀柄更利於騎手掌控,不易脫手。彎刀質心遠離刀柄,極大地增加了刀的殺傷力量。

    魚鱗甲

    由於騎兵的特點,只有甲身,沒有甲裙和甲袖。甲身由胸甲、背甲、脅片組成。劉徹摒棄了大漢騎兵那種笨重的大片鐵質片甲,採用後世甲片更小的鐵質魚鱗甲。這樣一來,騎兵不但負重大為減輕,動作也更為靈活。即使被從馬上擊落,配合着手上的蒙古彎刀,仍具有相當的戰鬥力,避免了下馬即死亡的重騎兵夢魘。

    高橋馬鞍:

    早在秦代,騎兵就裝備了齊全的馬鞍,勒馬之具也已經完備。但大漢騎兵還是使用的早期的軟鞍,在奔馬上射箭極為困難,因為騎手一邊要雙腿使勁夾住馬腹並保持平衡,一邊還要雙臂用力拉開弓並儘量使射出的箭命中目標,即便是自幼生活在馬背上的匈奴騎兵,這一作戰方式也是非常低效且難於實行的,這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停住馬射箭或乾脆下馬發射。

    劉徹果斷採用了後世硬質的高橋馬鞍,馬鞍兩端從平坦轉為高翹,限制了騎手身體的前後滑動趨勢。它給予騎手一個縱向的穩定作用,使其可以在飛馳時向前方射箭。

    馬鐙:

    它是一對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漢朝此時並沒有馬鐙。馬鐙通過固定雙腳提供橫向穩定性,同時在馬鞍的協助下將人和馬結為一個整體,使騎兵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衝擊成為可能。

    使用馬



  
漢武揮鞭推薦:  
隨機推薦:  女神的超級贅婿  魔本為尊  史上最強鍊氣期  網遊之九轉輪迴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漢武揮鞭"
360搜"漢武揮鞭"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