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楊天風最終的決定是子彈的生產製造不做改變,而研究制定出把三八大蓋改造成半自動步槍的工藝和流程。
這樣的話,比衝鋒鎗的耗彈量會降低很多,三八大蓋的槍管等零部件也可以有效利用,六五子彈生產線也不必改動,但卻使步槍有了能夠連續射擊的性能。
其實,從武器發展的歷程來看,小口徑槍枝才符合潮流。而六五子彈重量輕,後坐力小,不僅士兵的攜彈量會增加,射擊時也更適合亞洲人的體質。
只不過,還是工業生產能力的問題,使楊天風不能一步到位,只能儘量利用現有的槍枝,改造後達到更強的威力。
而基於六五口徑子彈的自動武器在歷史上早已有之,可以追溯到1913年費德洛夫所設計出的6.5mmm1913半自動步槍,又設計製造了ml916自動步槍。
之後,費德洛夫把ml916擴展為一個槍族,包括自動步槍、輕機槍、坦克機槍、航空機槍等。m1916的成功在於它選擇了低後坐力的6.5mm槍彈,其後來停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一九二四年紅軍決定只使用7.62mm槍彈。
而從槍/彈系統設計的角度看,蘇聯步槍假如沿降低槍彈威力這條路再走一步,就成了現代突擊步槍,但後來又回到老式手動步槍的彎路上,沒有跨過這一步。
無疑,費德洛夫在減小步槍口徑、縮短步槍作戰距離和提高步槍火力方面是位「先知先覺」者,可惜受制於當時普遍的步槍遠射思想,他設計的半自動、自動步槍只能是曇花一現。
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自動步槍